文明破晓绯红之月
第184章 军人们的烦恼(五)
在欧洲,已经没有国家怀疑苏维埃俄国会成为内战最后的胜利者。整个1919年,布尔什维克红军不断击败白军,通过一系列伟大胜利奠定了胜局。
白军两大主力邓尼金与高尔察克始终无法会师,被分别击败。邓尼金不得不退入克里米亚,高尔察克则不得不从贝加尔湖出发,海参崴开始凄惨的步行迁移。
当何锐提出‘防止人道主义危急’的呼吁后,受到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巨大社会冲击的欧洲各国无一例外的都表达了支持,开始在报纸上猛烈抨击布尔什维克政府的不人道。
支持布尔什维克政府的欧洲左翼群体开始在报纸上对何锐开始破口大骂,仿佛何锐是沙皇的亲戚。
欧洲右翼分子对何锐毫无兴趣,在此时却以何锐之名与左翼开始了骂战。一时间,对于何锐观点的赞美连篇累牍,仿佛何锐人道主义精神的圣人。
俄国苏维埃外交委员会主席越飞同志很不乐见这样的舆论局面,却也懒得看那些毫无意义的口水战。越飞与列宁同志就此事谈了好几次,他发现列宁同志对何锐的看法越来越倾向于正面,心中着实有些不太能接受。
列宁同志在布尔什维克中央从来都是少数,现在依旧如此。看着斯大林同志带着坚毅的神色离开办公室,‘不小心’转述了列宁同志对何锐看法的越飞委员心中轻松了不少。
列宁同志带领革命获得的不可思议的成功,带来的威望让越飞委员完全服从。但是布尔什维克中央里面依旧有人敢率直的对列宁同志提出意见。譬如,斯大林同志与托洛茨基同志。
与列宁同志相比,斯大林同志与托洛茨基同志都有着‘令人发指’的浓密头发。只是托洛茨基同志的头发如同狮子般飘逸,斯大林同志的头发始终一丝不苟,保持着很好的发型。
但布尔什维克党内无人注意这些,只是与斯大林同志面对面,就能感受到斯大林同志钢铁般的意志力。有些人的意志力远超过他个人肉体拥有的力量,斯大林同志无疑是这种人的代表。
面对斯大林同志而不受任何影响的人并不多,列宁同志无疑是一个。当列宁同志专注锐利的目光与斯大林同志交汇的时候,连斯大林同志都垂下了目光,“列宁同志,您要对中国军阀做出让步么?”
列宁立刻明白斯大林指的是谁,“斯大林同志,我的判断是,何锐担心大量白卫军逃入东北,所以把各国都尽可能拉下水。你的判断是什么?”
斯大林同志抬起视线,回望着列宁同志锐利的目光,“列宁同志,何锐想利用那些白卫军,这是何锐的阴谋。”
列宁回望着斯大林同志坚毅的目光,率直的问道:“既然你认为这是何锐的阴谋,那么何锐的目的是什么?”
斯大林果断的答道:“何锐希望获得远东的领土。”
列宁冷静的继续追问:“那么斯大林同志,你认为谁适合去远东,需要多少部队?”
斯大林暂时沉默下来。内战即将结束,斯大林委员已经有时间充分考虑未来的俄国该向什么方向走。国防安全无疑是当下俄国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中国依旧保持着衰弱的现状,对俄国最有利。然而当下的所有情报都显示,中国东北正在发生激烈的变化。
在欧洲大战惨烈进行的过程中,东北军阀何锐正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实施了土改,建成了自己的军事工业。从白军俘虏那边得到的确切数字,中国东北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面,向白军提供了六十万支步枪以及数千万发子弹。
等红军解决了远东的白卫军残部,要面对的是一支拥有百万条步枪的中国东北军队。虽然斯大林同志认为这支军队缺乏战斗力,但是这个数量足以让布尔什维克政府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何锐的部队拥有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布尔什维克政府很可能要丢到整个远东。
还有更糟糕的局面,就是何锐扶植高尔察克军队,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会面对巨大的危险。按照欧洲列强的做法,何锐要在远东扶植起一个白俄共和国,用来对抗苏维埃政权。
不等斯大林同志开口,列宁同志说道:“我个人判断,何锐会要求重新划界,但是不会支持高尔察克。这是我从何锐最最近的外交活动中得出的结论。”
斯大林从越飞那边听到了列宁同志对何锐的判断,忍不住问道:“因为何锐指责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列宁同志,这个中国军阀并没有打过仗,我认为他对于战争的理解是片面的。”
列宁笑了,他那富有感召力,抑扬顿挫的笑声让斯大林同志的情绪得到了不少舒缓。毕竟在革命最关键的时期,列宁同志就是带着这样的笑声……当然,也有他用抑扬顿挫声音的呵斥,让布尔什维克中央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收起笑声,列宁同志解释道:“斯大林同志,何锐在文章中把高尔察克政府视为难民,而不是俄国临时政府。包括他对沙皇一家的看法,也只是认为他们是一群被俘的罪人。我认为何锐所要表达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你可以把这当做是试探。我认为,这是一种善意的试探。”
斯大林同志对于何锐的判断就没有这么乐观,但是他并没有继续谈下去。这次谈话已经确定了自己与列宁同志的分歧只是在何锐的基本立场上。这已经足够了。于是斯大林委员说回了他的看法,“列宁同志,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列车在冬季行驶,我对于负责工业生产的部门人员规定有建议……”
白军两大主力邓尼金与高尔察克始终无法会师,被分别击败。邓尼金不得不退入克里米亚,高尔察克则不得不从贝加尔湖出发,海参崴开始凄惨的步行迁移。
当何锐提出‘防止人道主义危急’的呼吁后,受到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巨大社会冲击的欧洲各国无一例外的都表达了支持,开始在报纸上猛烈抨击布尔什维克政府的不人道。
支持布尔什维克政府的欧洲左翼群体开始在报纸上对何锐开始破口大骂,仿佛何锐是沙皇的亲戚。
欧洲右翼分子对何锐毫无兴趣,在此时却以何锐之名与左翼开始了骂战。一时间,对于何锐观点的赞美连篇累牍,仿佛何锐人道主义精神的圣人。
俄国苏维埃外交委员会主席越飞同志很不乐见这样的舆论局面,却也懒得看那些毫无意义的口水战。越飞与列宁同志就此事谈了好几次,他发现列宁同志对何锐的看法越来越倾向于正面,心中着实有些不太能接受。
列宁同志在布尔什维克中央从来都是少数,现在依旧如此。看着斯大林同志带着坚毅的神色离开办公室,‘不小心’转述了列宁同志对何锐看法的越飞委员心中轻松了不少。
列宁同志带领革命获得的不可思议的成功,带来的威望让越飞委员完全服从。但是布尔什维克中央里面依旧有人敢率直的对列宁同志提出意见。譬如,斯大林同志与托洛茨基同志。
与列宁同志相比,斯大林同志与托洛茨基同志都有着‘令人发指’的浓密头发。只是托洛茨基同志的头发如同狮子般飘逸,斯大林同志的头发始终一丝不苟,保持着很好的发型。
但布尔什维克党内无人注意这些,只是与斯大林同志面对面,就能感受到斯大林同志钢铁般的意志力。有些人的意志力远超过他个人肉体拥有的力量,斯大林同志无疑是这种人的代表。
面对斯大林同志而不受任何影响的人并不多,列宁同志无疑是一个。当列宁同志专注锐利的目光与斯大林同志交汇的时候,连斯大林同志都垂下了目光,“列宁同志,您要对中国军阀做出让步么?”
列宁立刻明白斯大林指的是谁,“斯大林同志,我的判断是,何锐担心大量白卫军逃入东北,所以把各国都尽可能拉下水。你的判断是什么?”
斯大林同志抬起视线,回望着列宁同志锐利的目光,“列宁同志,何锐想利用那些白卫军,这是何锐的阴谋。”
列宁回望着斯大林同志坚毅的目光,率直的问道:“既然你认为这是何锐的阴谋,那么何锐的目的是什么?”
斯大林果断的答道:“何锐希望获得远东的领土。”
列宁冷静的继续追问:“那么斯大林同志,你认为谁适合去远东,需要多少部队?”
斯大林暂时沉默下来。内战即将结束,斯大林委员已经有时间充分考虑未来的俄国该向什么方向走。国防安全无疑是当下俄国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中国依旧保持着衰弱的现状,对俄国最有利。然而当下的所有情报都显示,中国东北正在发生激烈的变化。
在欧洲大战惨烈进行的过程中,东北军阀何锐正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实施了土改,建成了自己的军事工业。从白军俘虏那边得到的确切数字,中国东北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面,向白军提供了六十万支步枪以及数千万发子弹。
等红军解决了远东的白卫军残部,要面对的是一支拥有百万条步枪的中国东北军队。虽然斯大林同志认为这支军队缺乏战斗力,但是这个数量足以让布尔什维克政府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何锐的部队拥有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布尔什维克政府很可能要丢到整个远东。
还有更糟糕的局面,就是何锐扶植高尔察克军队,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会面对巨大的危险。按照欧洲列强的做法,何锐要在远东扶植起一个白俄共和国,用来对抗苏维埃政权。
不等斯大林同志开口,列宁同志说道:“我个人判断,何锐会要求重新划界,但是不会支持高尔察克。这是我从何锐最最近的外交活动中得出的结论。”
斯大林从越飞那边听到了列宁同志对何锐的判断,忍不住问道:“因为何锐指责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列宁同志,这个中国军阀并没有打过仗,我认为他对于战争的理解是片面的。”
列宁笑了,他那富有感召力,抑扬顿挫的笑声让斯大林同志的情绪得到了不少舒缓。毕竟在革命最关键的时期,列宁同志就是带着这样的笑声……当然,也有他用抑扬顿挫声音的呵斥,让布尔什维克中央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收起笑声,列宁同志解释道:“斯大林同志,何锐在文章中把高尔察克政府视为难民,而不是俄国临时政府。包括他对沙皇一家的看法,也只是认为他们是一群被俘的罪人。我认为何锐所要表达的态度是很严肃的,你可以把这当做是试探。我认为,这是一种善意的试探。”
斯大林同志对于何锐的判断就没有这么乐观,但是他并没有继续谈下去。这次谈话已经确定了自己与列宁同志的分歧只是在何锐的基本立场上。这已经足够了。于是斯大林委员说回了他的看法,“列宁同志,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列车在冬季行驶,我对于负责工业生产的部门人员规定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