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太阳在地面升起(三)(第2页)
李润石个性热情奔放,他觉得何锐太冷漠了,甚至有点厌世的气质。这不该是1位解放全世界的领袖应有的样子。
现在,故人不再,李润石感觉自己反倒能理解很多以前无法理解的事情。正因为随时可以决定几十万人类的生死,何锐承担的压力是李润石以前没办法想象的。
李润石与何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双方对于力量的认知不同。李润石的经历让他习惯以弱击强,何锐却天然有1种以强击弱的思维模式。
如果从事后看,何锐对于国内力量与世界力量对比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在当时,谁都不会将中国放在优势地位上,更没有能力以中国拥有真正优势力量的前提下去制定计划。即便是李润石也做不到,他当时是真的没办法认识到那些力量到底该从何处发掘。
亲自下令毁灭了50多万条生命后,李润石看着何锐经常站着抽烟的窗户,心中对何锐的孤独充满了同情。何锐不认为自己可以拯救人民,因为何锐相信人民拥有真正的力量。哪怕这种力量有很大1部分来自于人性的贪婪,来自于数亿年进化中出现的获得群体中更高等级的冲动。
哪怕是李润石,也往往将这些观点视为1种“有趣的想法”。但是当何锐将这些力量发掘出来后,中国的潜力就变成了现实,最终变成眼前的1切。
原本想抽根烟,但李润石却回到办公室继续开始工作。他绝不是因循守旧之人,即便继承的1切来自于何锐,李润石也没有打算萧规曹随。他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认知。哪怕是基于对何锐的尊敬,李润石都要按照自己的理念制定政策,把中国推向他认为的道路。这本就是何锐的期待,何锐的确制定了大量政策,让很多人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运行和社会模式就是何锐想要的模样。
实际上,何锐打造出来的现状,是为了打赢第2次世界大战。如果何锐没有死,他也会亲自对现在的中国进行全面改造。何锐之所以选择李润石,就是何锐相信李润石所选择的未来才是最有利于中国的未来。
李润石并不觉得所谓知遇之恩就该影响自己的政治判断,但何锐与他的关系是革命道路上的同志,亲密战友。志同道合同志的期待,无疑是李润石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在当下,何锐与李润石讨论过的局势发展回到了李润石完全可以冷静对待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没有能力阻止苏联对纳粹德国的进攻,所以中国需要考虑以什么边界作为中苏在德国控制地的分界线。
接下来的军委会议上,没人提出比利时问题。看得出,毁灭几十万条生命,对于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哪怕是2200年前,坑杀4十万赵军的白起也没得到什么好名声。现在的中国人更不可能以单方面的毁灭为荣。
大家都跳过比利时,直接讨论起纳粹德国。李润石就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当下德国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柏林为中心的德国北部地区,苏联势必在这个地区与德军进行激烈的战争。我军则是从德国西部的比利时,以及德国东部的匈牙利出兵。对德国南部进攻。我认为,我军要进入奥地利,但是尽可能避开捷克与斯洛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