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夕阳西落,陈敬宗拎着猎物站在自家一人多高的墙外,吹声口哨,将猎物抛到墙头,他再一跳,人就上了墙。



    这一上,却见小丫鬟珠儿站在西耳房的小院中,仰着脸急急地朝他报信儿:“驸马,公主在招待老夫人,您小点动静!”



    陈敬宗明白了,把猎物递给珠儿,他放轻动作跳了下来,几乎没发出什么声响。



    在山里待了一天,他身上沾了不少土,此时出去,定会被母亲察觉。



    陈敬宗弹弹衣摆上的土,问珠儿:“都这时候了,老夫人来做什么?”



    珠儿摇摇头:“我也不知,只朝云姐姐叫我去房檐下嘱咐时,好像听见老夫人在劝公主别生气。”



    陈敬宗动作一顿,她就是个祖宗,居然有人敢惹她?



    不远处的堂屋,孙氏确定公主儿媳没把花园里的小口舌放在心上,放松之际忽然想起了自家老四,奇怪道:“都快用晚饭了,怎么没瞧见老四?”



    华阳半是嫌弃半是笑:“谁知道呢,我也大半天没瞧见人了,不过娘不用担心,等会儿晚饭真端上来,他肯定就出现了。”



    糊弄婉宜那孩子,华阳可以推脱说陈敬宗在睡懒觉,可面前的人是婆母,敢去屋里叫儿子起床的人。



    孙氏猜到老四偷偷出门了,不好说出来叫公主儿媳笑话,但也忍不住嫌弃了两句。



    可她的嫌弃跟罗玉燕的嘲弄又不一样,华阳能看出婆母对亲儿子的喜爱。



    华阳忽然问:“娘,大哥三哥都好读书,为何驸马选了习武?”



    这个问题,其实上辈子她就好奇了,只是那时候她与陈家众人生分,直接问陈敬宗无异于当面揭人短,问婆母又有当面嫌弃人家儿子之嫌。



    这辈子她待孙氏亲近些,自家人有些话也就可以聊聊了。



    孙氏见儿媳眼中只有好奇,并无其他言外之意,摇摇头,叹道:“这个啊,不能全怪敬宗。”



    她嫁给陈廷鉴后,前前后后一共生了四个儿子。



    老大考了状元,老二病逝时也有举人的功名,老三中了探花,这三兄弟的读书天分自然不必多说。



    老四呢,小时候跟哥哥们一样,长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背诗背词都很快,一看又是个读书苗子。



    坏就坏在,老四年纪最小,就算他有同样的天分,架不住三个哥哥都比他大,导致老四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竟成了“四郎要努力读书啊,长大了像哥哥们一样厉害!”



    亦或是在学堂时,老四偶尔贪玩课业出了错,先生们便会说他:“如此顽劣,跟你大哥当年差远了!”



    有时候是不如大哥,有时候是不如二哥,有时候是不如三哥,总之无论老四做得多好,有三个哥哥在前,就很难显出老四的聪慧来。



    如果说教书先生是外人,亲朋好友的话也不必放在心上,但家里嫌弃老四最多的,是丈夫陈廷鉴。



    官场的同僚都夸丈夫温文尔雅沉稳端重,然而在家里,在孩子们面前,丈夫是个彻头彻尾的严父。



    尤其是,那时候丈夫还年轻,对孩子们的耐性更加不足。



    老大稳重,老二病弱,老三圆滑,这三个很少会挨训。



    老四性子跳脱些,挨训的次数就变成了最多,偏偏老四又是个硬骨头,越训他他越不想读书,竟然跑去隔壁的武官家里,跟着人家的孩子习武。



    无论是朝廷重文轻武的大形势,还是丈夫自己身为文官的私心,他都希望老四好好读书考取功名。为了让老四放弃学武,丈夫不顾她的反对,禁足、家法各种招数都对老四用了一通,最后还是她受不了,拿搬回老宅威胁丈夫,丈夫才不甘不愿地给老四聘了位武师傅。



    父子俩相看两厌,老四十岁时,固执地带着武师傅回了陵州。



    想到与老四母子分别的那些年,孙氏又叹了口气。



    华阳总算明白阁老家中为何出了个武公子。



    “哎,我该回去了,老四若是回来太晚,明天我训他,公主别跟他怄气。”



    临走,孙氏还替不见踪影的儿子操了一回心。



    华阳笑着将婆母送到院门口,转身时,瞧见陈敬宗从西耳房那边走了出来。



    落日余晖,他一身布衣,身形挺拔,两条袖子都挽在肘上,露出一双修长结实的小臂。



    夫妻俩几乎同时走到了堂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