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泛海集团反做空案(七)(第3页)
周昶说:“小时候儿学校组织过。”
经鸿也笑了:“周总也是北京人吧?”
“是。”周昶说,“老周总是武汉人。不过毕业就来电科院了。”
“武汉人,”经鸿打趣,“老周总还吃热干面么?”
周昶觑他:“在坊间传闻里,老周总吃金子。”
“……”经鸿也讲起了自己家的事情,“老经总是南京人,后来在中科院的下属研究所工作。咱们这四家里头好像就彭正是个海归,当年拿到洛克菲勒的博士奖学金出去的。”
“还有老周总的联合创始人,硅谷回来的。”周昶说,“搜索引擎是几家里最需要技术含量的,老周总哪儿会。”
“是。”经鸿也没杠,因为周昶的话是个事实,搜索引擎对技术的要求极高,他说,“四家里头清辉技术是最好的,短视频的推荐引擎对清辉也功不可没。”说完经鸿又打趣道,“给用户们推点视频,用户立马上瘾,也是本事。”
周昶一笑。
经鸿心里非常清楚,清辉技术好,可老周总那个时期却也受制于“技术好”,过于工程师导向了,不大懂用户需求,可周昶……把这方面也拉起来了。
按理说,做电商的最容易做云计算这一块儿,比如amazon,有2b(对公)的资源,同时也不算是技术导向,比较了解客户需求,可两样全占的行远竟没做过只占一样的清辉,甚至没做过泛海。
“短视频”也是同样。当年,经鸿还为“不懂16-22岁的女生”而焦虑时,清辉视频上线之际就自带着各个明星过去几年在综艺里、在片场上的各种片段和各种花絮,用户们但凡搜搜自己喜欢的明星,就出不来了,那些视频一个接着一个地被送到了眼前。她们还四处推荐,清辉竟然完全利用了粉丝群体的特性。再加上几个魔性歌曲魔性舞蹈,流量瞬间爆发,翻盘了另外几个平台,那场战役三个月就打完了。
可这些东西不是清辉应该擅长的。
经鸿其实并不认为这些都是周昶想到的,但周昶认可,这就足够了。
经鸿忍不住又想起来了“eternal sunshine”那个论坛id——在那个论坛上,周昶一直试图了解每款app的市场反应。
都是一点点积累的。
经鸿想,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对手。
这时车拐上了西长安街。北京夜晚的长安街灯火通明,一辆辆车飞驰而去,天-an-门城楼附近更加如此。城楼上还挂着灯笼,一幅画像、两句“万岁”,是一幅幅照片中的永恒背景,而前面却是时间更迭、岁月流转。
车又上了金融街。
这条街经鸿常来,但都不若今日悠闲,他问周昶:“这条街是什么时候起来的?”
周昶解了手机屏幕,查了查:“1992年。”
经鸿点点头:“我记得……高盛是1993年进入中国的吧?摩根士丹利同年。”
“差不多。”
经鸿又说:“现在‘80后’好像都是老头子的代名词儿了,不过,我其实还挺庆幸我自个儿是80后的,‘春天的故事’那会儿我好像是一年级?正好懂事儿。”
那年中国发生重大转折,进入新的阶段,开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后来的中国史上,仿佛那一整年都是春天。那时他正好懂事儿,见证了整个儿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90年代。
周昶看了看经鸿,说:“……嗯。”
司机又转悠到了中华世纪坛。
“来过吗?”经鸿又问。
周昶摇头:“光记得‘迎千禧’那个晚会了。”
“我也没来过。”经鸿说,“就对报道有些印象,好像……青铜日晷那个指针朝着不变的北极星。意思是,日晷么,指针影子转上一圈儿,一天就过去了,再转上一圈,一天又过去了。就那么着,一天、一天、再一天……一个世纪过去了,又是一天、一天、再一天,一个千年也过去了,永远不变的,只有北极星。”
“嗯,”周昶说,“08年我在华尔街。美国的第四大投行也说倒就倒,一个半世纪的心血,建立起的光辉传统,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泛海、清辉,谁又知道能挺多久。”
经鸿说:“只希望泛海清辉消失那天,后面的人接得上。”互联网已沸腾30年,谁也不知道这锅开水究竟还能烧上多久。
“其实我觉着吧,”周昶又道,“比泛海多活上一天就是胜利。”
经鸿赏了他一个字:“滚。”
“说回来。”周昶也望向外头,声音变得有些缥缈,“跟这一个千年相比,人生百年过于短暂了。人有百年,也只有百年。我这百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所以,当遇到一个人、遇到一些事,我想把握住了。经总你呢?”
听到这话经鸿沉默了。
周昶又说:“不少艰难、困顿,以前只能自斟自饮,没法儿为外人道。难得碰着互相明白的。”
几秒钟后,经鸿才说:“我再想想。”
比起周昶,他的性子一向谨慎,可这一回经鸿却没直接拒绝。
“嗯,不急。”周昶也不催,他一向有十足耐心,“是得好好儿想想。”
经鸿看了一眼周昶,正巧周昶也看过来。
在车内昏暗的光线中,二人目光撞到一起。
光线只有车窗外头射进来的路边街灯,一会儿亮一些,一会儿又暗一些。
那些光从周昶的另一侧射过来,周昶五官显得更加立体。
光洁的额头、高挺的鼻梁、性感的下颌与喉结,还有最重要的,清清亮亮的眼睛。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周昶眼睛好像更亮了,漆黑且明亮,幽深地锁着身边的人。
眼神锐利,且永远带着极其强的侵略性和占有欲。
经鸿后脑不禁起了一阵麻意。
幸亏这时车子转到了鸟巢和水立方这两个标志性的地标建筑。
经鸿收敛了情绪,脸上依然水波不兴:“一直觉得可惜了。零八年一整年都在美国,错过了不少东西。”
“哦?”
“嗯,”经鸿说,“只对当时的一些新闻有印象,比如公布吉祥物时,想,嚯,牛逼死了,一套五个!再比如公布‘金镶玉’时,觉得,啊,这个金牌够好看的。不过幸好,八月份时回来了两周,看了几场。
周昶问:“都有什么?”
经鸿回忆着:“篮球,中国队进八强那场,因为比分过分胶着,到最后每进个球儿都全场沸腾。还有足球,当然知道中国不行,但那么大的一个场子,”经鸿的手比划着,“开赛前几万人一起唱国歌,气氛还是很感人。还有乒乓球、羽毛球……男单决赛时,那运动员每次扣球,全场观众都一起喊‘杀’……”
“得,”周昶一哂,“经总还哭‘错过’了呢,比赛看得比谁都多。”
经鸿的嘴角一撩:“毕竟只有那两星期。当时很多朋友当志愿者、发照片儿,就还隐约有点羡慕。”说完,他问:“周总呢?”
“我?”周昶说,“当时清辉有赛事的文字直播权,老周总拿了几张开幕式的前排门票。我那时候嫌弃挤,没去,现在想想确实有点儿悔。”
“嗯,”经鸿又问,“2001年,周总是在北京本地吧?”
“对。”周昶知道经鸿意思,“1993年失败,2001年成功的时候,都在北京。申奥成功那个晚上北京人可真闹腾。”
“嗯。”经鸿笑笑。
居然,就说到了两个人的小时候、两个人的共同记忆。
这个年纪这个身份,学生时代那些事情如今说来难免幼稚,经鸿与新认识的任何人都不会谈起这些,周昶又是一个例外。
一直转到凌晨一点多,经鸿才吩咐司机:“行了,我先去趟泛海,然后自己回‘清香竹韵’,你直接送周总吧。”
司机说:“好。”
很快车子上了二环。
泛海集团离得更近,司机便先去泛海。
夜里的北京二环空旷得叫人陌生,车子一路风驰电掣,绕着城市的最中心。
到了泛海那一片儿,整个区域华灯璀璨。一座一座的大楼,一面一面的玻璃,顶上写着各家公司骄傲着的名字。
那么盛大,那么绚烂。
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园区,前面写着“泛海集团”。
月亮是细细一钩,在夜空中悬挂着。
经鸿下了车,与周昶告别。二人隔着一道玻璃静静望着彼此的眼睛,片刻之后经鸿才转过身子,离开了。
经鸿向泛海大厦走过去。
还没走出一半,兜里手机便嗡嗡嗡地震动起来。
一看,竟是周昶。
经鸿接了电话,又转回身子,看着远处夜色中的那部车子。人影已经非常小了,他们此时只能看见彼此模糊的身形。
经鸿将听筒放在耳边,有点儿困,挑出一个懒散的音:“嗯?”
“经总,刚刚忘了说。”电话里,周昶声音依旧带着磁儿,“之前,我也一直忙着别的,谢谢经总这次带着我,好好儿看了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