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金色茉莉花

第182章 无以为报,便赠一笔仙术(第2页)





“没错。”





“那山下的人,每次听到外人来,都欢喜的很,贫道以前刚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多亏了他们呀……”





“是啊。”





道人想起那几日村民的热情与招待,仍是感动也感激。





“道友是哪里人?”





“逸州人。”





“啊?”





“逸州人。”





宋游凑近他,加大了音量。





“逸州?”





“道爷听过?”





“听过,没有去过。”老道士一边说一边对他摆手,似是怕他听不清楚,要说手势来辅助说明,随即停顿了会儿,像是深挖脑中回忆,然后才凑近了他耳边说,“贫道原是竞州人。”





“竞州人?”





“啊……竞州人……”





“在下也去过竞州。”





“什么?”





老道士不止口齿不清,耳朵也不好,与他说话十分费劲。





好在宋游很有耐心。





就连此时蹲在旁边的三花猫,似乎也格外有耐心,坐得端端正正,面朝他们,宋游说话就看宋游,观主说话就看观主,乖巧样子看得众位道长也称奇。





“原先农民没有地种,大家吃不饱饭,又碰上天灾,好多人都被饿死在路边,贫道就是那时候来的这里。”老观主努力对他说道,“你知不知道竞州有个地方叫真山?”





“知道。”





“贫道原先就在真山脚下修行。”





“听说之前有次从那边来了很多人。”





“就是那次……”





“在下也曾去过真山。”





“那边产桃子,有很多桃子,好吃得很,也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在下去的时候是深秋,没有桃子,而且也没有去真山,去了另一边。”道人如实回道,“可惜没有见识到,也不能告知观主了。”





“可惜咯……”





“是啊。”





“贫道还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去山上摘桃子吃,可真是甜。年生好的时候,都不用去买,也不消偷,路过说两句好话,人家也肯让你摘。”老观主连连摇头,声音拖得老长,脸上满是对故土的怀念,“可惜啊,这地方什么都不错,就是没有桃子。”





“在下在山下时,也有几十年前从竞州来的百姓,他们也说想念得很。”宋游说道,“大概大家孩童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谁不想念呢?”





老观主说着顿了顿,又朝他偏过头,絮絮叨叨,给他说当年竞州真山脚下那数十里的桃花山,每年夏天产的桃子,有多大多甜,汁水多丰富。





越讲越兴奋,红光满面,不时笑几声,露出仅剩的两颗牙齿。





可讲完之后,就宛如盛宴落幕,神情也失落起来,叹气也摇头:“早知道,当时就该带点桃子进来的,就是揣两个桃核进来也好啊……”





“当时哪里又想得到?”





“是啊……”老观主摇了摇头,“贫道还记得,那时是昌元九年。”





“昌元九年有大灾。”





“外头过了多久了啊?”





“昌元九年的话……”





宋游停顿了下,思索计算,随即才答道:“没算错的话,离现在有五十五年了。”





“当时贫道二十六……”





“现在该八十一岁了。”





“都八十一岁了啊。”





老观主仰头看天,感慨不已。





“观主高寿。”





“高什么寿啊,不打仗,不挨饿,不受累,只要能长得大,大部分人都活得长。”





老观主说着无奈叹息,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几位徒弟,连声说道:“不要坐在这里了,先去弄点吃的来,好好招待这位道友,都去,都去……”





几个中年道士便都离开。





有的摘菜去,有的取肉取鱼去,有的生火烧水,各有忙碌。





老观主这才凑近宋游,再次问道:“你是不是遇到一个姓窦的人,才进来的?”





“正是。”





“道友怎么进来的?”





“也是有缘。”





“能进来当然是有缘……”





“观主又是怎么进来的呢?”





“贫道怎么进来……”





老观主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山,又眯着眼睛,在回忆中挖掘很久,才感慨说道:“当时我们饿得不行,四处去找活路,遇到一个人,差一点就被别人抓去剐了吃肉了,我们把他救下来后,他跟着我们走了一段,忽然有一天,跟我们说,想找活路的可以跟着他走。我们离死还有一口气,很多人都相信了,相信的就跟着他走。那是一个晚上,什么都看不见,只晓得跟着他走,走啊走,就走到了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