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115(二更+21w营养液加更) 五……(第2页)

 正因为她必须将自己乐平侯、讨虏将军以及并州牧的位置,成功延续到中平六年刘宏病逝之前,所以她还不能只光顾着并州境内的收成,必须维持好与京城之间的联系。


 事实上她的这个决定做得相当明智。


 塞外的骏马,看起来比之京城里的那些更有一番难驯的野性和威风气场,而无论是乔琰所说的游弋进击获胜还是因马匹神骏进献给他,都正好切中了刘宏喜好。


 他将这八匹骏马令画师描摹画像后,作为了他这“无上将军”所骑乘战车的坐骑,又在朝会之上不吝夸赞乔琰为大汉的忠良之臣。


 当然,这绝不只是因为乔琰做出了这投其所好的举动而已。


 乔琰也不只是出于顾念刘宏心情的理由才有的此举,而是为了再做一次对照组。


 傅干得到乔琰的指派,领着一批人手自并州上郡直入凉州,打探到了个特别的消息。


 皇甫嵩与董卓合力出兵解陈仓之围,虽然当时没能对马腾韩遂等人造成根本性的打击,但董卓这位西凉出身的武人,却借此聚拢了一支数量相当可观的私军。


 皇甫嵩直觉这情况不对,将其上报给了刘宏。


 刘宏也做出了个反应。


 半年多前乔琰担任并州牧的时候,刘宏便已将有意立荆州牧与凉州牧的想法放了出来。


 不过当时荆州牧的位置被刘表以恶意竞价的方式给暂时预定,凉州牧又还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这一次刘宏又放出了一个位置。


 只是这位置没有让人争的余地,而是直接对董卓下令,让他凭借此番战功升任为青州牧,前往平定青州残余黄巾的叛乱,同时将自己手中的凉州兵卒移交到皇甫嵩的手中。


 若非乔琰身在并州牧的位置上,更合适安顿董卓的位置其实是并州,而后让皇甫嵩从旁监督。


 但青州也不算是个太差的选择。


 总之,刘宏意图先将董卓和他那些个同样野心勃勃的下属给分开。


 然而这个升官的敕封被董卓给拒绝了。


 早先刘宏便觉董卓只怕会成为一方祸患,想以征辟少府之名让他到中央来,被他以手下众人拉着他的车不让他走这等煽情理由给拒绝了。


 而这一次他给出的回答更是冠冕堂皇。


 他说的是——


 【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2


 言下之意,我没有太多本事,只有这些听从我的兵卒,我愿意率领这些能为我效死之人,替朝廷镇守北州平定边陲。


 我董卓,大汉忠良,死守边关!


 这话他何止是在跟刘宏的诏书中这样说,跟他麾下的兵卒也是这么说的。


 言外之意,他分明有自己升官去做青州牧的本事,却为了这些士卒的缘故宁愿放弃这个为地方军政长官的机会,也正因为这话术再度聚敛了一波人心。


 但也好在他做出了这个行为,让傅干得以收到这个消息后快马送回并州。


 乔琰不会不知道,她先前的有些行为若是非要算起来的话,与董卓是有些相似的,所以她必须在此时给自己做出一个区分。


 这也正是那八匹骏马送礼的另一个用意。


 她交出的是八骏,内在的说辞却是,她随时可以将兵权交还给刘宏。


 此外,从中平四年底,到中平五年的秋季,她始终维持着与度辽将军

韩馥之间相对友好的关系,除却在云中郡的东侧新建绥远城,几乎很少涉及五原郡与云中郡西侧的军事行动。


 这也让韩馥在写给刘宏汇报的奏折中从未说过她什么坏话。


 在从刘宏处收到了一道嘉奖口谕后,她可以确定,自己暂时度过了这个关卡。


 乔琰松了一口气,也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留意并州境内的秋收。


 丰收之时已到啊……


 在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的汉末,这也是州中百姓最期待的时候!


 寻常的北方亩产为三石,但在自汜胜之书推广后,在区田法的作用下,亩产可以达到三石到四石之间,而今年呢?


 今年乔琰在并州境内推行的乃是深耕细作,科学种植,又以土氨水与土硫酸作为补充肥料,这亩产必定大有提高。


 可在现今还没有条件大规模培育良种的情况下,这个提升到底能到什么程度,乔琰心中也没数。


 她只能大略从近来所途径的农田情况判断出,其中作物在今年气象尚好的环境下涨势优良,田中过路老农也觉比之往年收成更好,但不管怎么说,仍需一个自州府对并州境内民众公布的数值。


 乔琰努力让自己在看着秦俞领人统计的时候,摆出了一副从容的表情,可要同样身在此地的陆苑看来,她们这位州牧这会儿,就很有乐平书院那些学生等候出成绩时候的样子。


 她毕竟是去书院里上过课的,对此还有些发言权。


 然后她就被乔琰警告式地看了一眼。


 “乔侯大可不必担心,以老农估算,并州境内除却汾河两岸大多不是肥田,但按结穗情况看,亩产五石也还是有的。”陆苑笑道。


 乔琰此刻比之当年乐平收获薯蓣时候还要分明的紧张情绪,非但没让陆苑觉得有损她英明形象,反倒让她更显真实了几分。


 这统计并非是一日可完工之事,乔琰干脆领着陆苑走访了几日并州境内的农户商户,直到各郡的亩产数据统计完毕,汇报到了她的手上。


 在接过秦俞递来的亩产数据时,她一眼便看到了位于最上方的州内均值。


 亩产——


 五又三分之一石!


 好一个鼓舞人心的数字!


 别看这亩产距离现代的产量还着实相去太远,但从原本的亩产三石变成如今的亩产五石有余,几乎翻了个倍。


 有这粮食产量支撑,别说这并州境内的农户足以存上一批过冬口粮,州府缴纳所得的税收也能上升一个台阶。


 这对乔琰来说更至关重要。


 而即便这五石有余的数值是平均所得,其中贫瘠土地上的收成,竟也达到了四石。


 这并不只是意味着在并州境内实现了普及意义上的增产,同时也意味着,并州有了吸引周边凉州、幽州、冀州难民前来此地落户的资本!


 新来之人大多只能选择自己开垦荒地,可若是按那并州牧所推行的耕作之法,哪怕是荒地,也能比之其他州郡的田地产量更高,便是迁移过去又有何妨?


 更不必说,周遭的凉州有西羌之乱,幽州有张举未平,冀州也深受其害,那并州却真如乐平侯的乐平二字一般,实为安居之所。


 乔琰将这些后续影响看得明白,心中也更加安定了几分。


 在将收缴田税的任务布置下去后,她便直奔云中郡而去。


 那里还有一片田。


 人总是不满足的,今年有了此等丰收不错,她却难免想要明年更好。


 而这种得陇望蜀的想法要得到满足,只能看绥远城之前的新田收成,以此为凭据在明年推广底肥。


 这一片麦田种植下去的时间要比其他地方晚上一些,收获也自然稍晚。


 乔琰抵达此地的时候已是九月初,地里的小麦才刚预备收割。


 她抬眸朝着那最具标志性的新城看去。


 从春入秋,在诸多军屯士卒的劳作下,领

近的雁门郡露天煤矿开采进度喜人,完全应了乔琰先前对并州世家交出煤矿隐户时候保证的产出,还积攒起了远胜去年账册上入库数额的煤炭。


 煤矿如此,那座绥远城的建造也就更是如此。


 这并非乔琰第一次来到此地,却是她第一次见到连带着城上哨塔也全部竣工的样子。


 而自绥远城往南望去,此地也早同她先前从白道口出兵的时候所见景象大不相同。


 哪怕还未曾走近也不难看出,这一片引白渠水与荒干水灌溉的田地,在麦田金黄中所表现出的团簇之状,确实胜过她先前在太原郡内所见。


 具有缓释效果的底肥在作物生长中逐渐显现出的效果,按照与她同行的贾诩所说,在接近收获时节爆发了出来。


 而今乔琰这位州牧到了,这片新田也就到了正式收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