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你管这叫谋士?千里江风
182. 182(27w营养液加更) 回返凉州……(第2页)
但这故事当然是瞎编的。
且不说曹操这种心性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外表会影响到自己的评价,便是从这故事取材的时间来看也不对。
此事取材于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接见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之事,也就是被乔琰丢去子午岭种地的那位,可也正是在这一年,曹操以崔琰在写给杨训的信中影射自己为由将其下狱,不久又令其自杀,绝无可能被曹操选为顶替自己的存在。
但反正世说新语里瞎编的故事也不差这一个了,很难说这是不是在内涵曹操杀崔琰之事。
其中也就只有一个地方说的是对的崔琰的外表形象和气节操守一样不缺。
不得不说,东汉末年名字带“琰”的都挺有本事。
乔琰毫不含糊地将自己也给夸了进去,而后给崔琰选定了督邮这个位置。
按照她和崔琰所说的是“季珪有青松之操,言辞坚刚,令人砥砺名节以行,我如今治下百万人之众,时常唯恐言行有失,为害一方,故而请季珪以郑公所教助我。”
行督查纠举之职的督邮,在此前的并州一直未设。
在原本并州的人口成分比较简单,最大的矛盾其实是在对外族战争的情况下,由各郡从事假佐计吏行监管之职也就够了,但她手底下的人里已不只是并州人,还有凉州、颍川、司隶和冀州人士,就连民众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
虽然那座孟津渡口的浮桥已经拆卸掉了,可这丝毫也不影响有各地民众陆续将并州视为自己的避难之所。
这样一来,督邮的位置就有必要了。
崔琰性情刚烈,喜好直谏,又确实有这个谏言的眼见和底气,当崔琰在士林中的名气日盛的时候,能接纳他建议的乔并州也更添了一份正向的名声。
这无疑是一种相互成全。
崔琰当即走马上任。
而他的同窗国渊,则在听乔琰交代了并州凉州各地的种植进展后,选择跟随乔琰前往凉州。
这个选择更符合乔琰的需求。
并州有以秦俞为核心建设起来的整支农事团队,在这几年的磨合中已经完全能适配于并州运转,现在所要面对的也只是数量有限的人口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田地开垦而已。
在乔琰的考量中,并州接下来的头号目标也是增产,而不是人事安排和扩容等等。
这不是国渊所擅长的内容。
相比之下,凉州此时需要将羌人和汉人的耕地进行统筹安排,对各个军屯民屯区进行统筹,其中需要的计算堪称繁杂,且需要主持此事的人对个中问题有一番思考。
光靠着在金城郡和武威郡主持屯田的程昱与赵云是不够的。
他们还需要处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两地执政期间的羌汉矛盾,甚至是羌人不同种号之间的麻烦。
所以数值记录上的事情,最好单独设立一个机构。
为此,乔琰效仿曹操和枣祗的官职,给国渊委派的也是屯田校尉的官职。
在交代完了此事后,乔琰这趟回返并州的目的也就基本达成了。
并州的民众见到了出征凉州的州牧平安回返,又见到了她将并州的发展进度一一过问,为并州书院延请来了郑玄这样的师长,让并州的文化产业进一步蒸蒸日上,以及给并州各地的庶务留下了一个新的监督者。
此番种种,足以让并州的民心安定下来,让她接下来的回返凉州再无后顾之忧。
陆逊陆绩吕令雎郭淮等人还需接着在乐平书院内进学,那些西凉豪强子弟也被她安排到了合适的旁听位置,作为留在她手中的人质,她便只带上了国渊以及亲随,在二月中旬重奔凉州。
凉州的二月依然天寒地冻,沿路所见几无春日萌发景象,就连途径的泾水都处在冻结的状态。
但当她抵达金城郡的时候,此地因前来湟中过冬而收容的羌人,因做事之时的热火朝天气氛,让此地竟不显得有多严寒。
乔琰巡视过了种植着越冬油菜的田地后,随同程昱踏入了最后一处地方,开口问道“最后通过了那七日测试进入外语办学习的有多少人”
五处办事之地,对乔琰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这里了。
这不只是她第一批能教学多少羌人的问题,还干系到接下来的汉话推广。
且不说曹操这种心性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外表会影响到自己的评价,便是从这故事取材的时间来看也不对。
此事取材于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接见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之事,也就是被乔琰丢去子午岭种地的那位,可也正是在这一年,曹操以崔琰在写给杨训的信中影射自己为由将其下狱,不久又令其自杀,绝无可能被曹操选为顶替自己的存在。
但反正世说新语里瞎编的故事也不差这一个了,很难说这是不是在内涵曹操杀崔琰之事。
其中也就只有一个地方说的是对的崔琰的外表形象和气节操守一样不缺。
不得不说,东汉末年名字带“琰”的都挺有本事。
乔琰毫不含糊地将自己也给夸了进去,而后给崔琰选定了督邮这个位置。
按照她和崔琰所说的是“季珪有青松之操,言辞坚刚,令人砥砺名节以行,我如今治下百万人之众,时常唯恐言行有失,为害一方,故而请季珪以郑公所教助我。”
行督查纠举之职的督邮,在此前的并州一直未设。
在原本并州的人口成分比较简单,最大的矛盾其实是在对外族战争的情况下,由各郡从事假佐计吏行监管之职也就够了,但她手底下的人里已不只是并州人,还有凉州、颍川、司隶和冀州人士,就连民众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
虽然那座孟津渡口的浮桥已经拆卸掉了,可这丝毫也不影响有各地民众陆续将并州视为自己的避难之所。
这样一来,督邮的位置就有必要了。
崔琰性情刚烈,喜好直谏,又确实有这个谏言的眼见和底气,当崔琰在士林中的名气日盛的时候,能接纳他建议的乔并州也更添了一份正向的名声。
这无疑是一种相互成全。
崔琰当即走马上任。
而他的同窗国渊,则在听乔琰交代了并州凉州各地的种植进展后,选择跟随乔琰前往凉州。
这个选择更符合乔琰的需求。
并州有以秦俞为核心建设起来的整支农事团队,在这几年的磨合中已经完全能适配于并州运转,现在所要面对的也只是数量有限的人口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田地开垦而已。
在乔琰的考量中,并州接下来的头号目标也是增产,而不是人事安排和扩容等等。
这不是国渊所擅长的内容。
相比之下,凉州此时需要将羌人和汉人的耕地进行统筹安排,对各个军屯民屯区进行统筹,其中需要的计算堪称繁杂,且需要主持此事的人对个中问题有一番思考。
光靠着在金城郡和武威郡主持屯田的程昱与赵云是不够的。
他们还需要处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两地执政期间的羌汉矛盾,甚至是羌人不同种号之间的麻烦。
所以数值记录上的事情,最好单独设立一个机构。
为此,乔琰效仿曹操和枣祗的官职,给国渊委派的也是屯田校尉的官职。
在交代完了此事后,乔琰这趟回返并州的目的也就基本达成了。
并州的民众见到了出征凉州的州牧平安回返,又见到了她将并州的发展进度一一过问,为并州书院延请来了郑玄这样的师长,让并州的文化产业进一步蒸蒸日上,以及给并州各地的庶务留下了一个新的监督者。
此番种种,足以让并州的民心安定下来,让她接下来的回返凉州再无后顾之忧。
陆逊陆绩吕令雎郭淮等人还需接着在乐平书院内进学,那些西凉豪强子弟也被她安排到了合适的旁听位置,作为留在她手中的人质,她便只带上了国渊以及亲随,在二月中旬重奔凉州。
凉州的二月依然天寒地冻,沿路所见几无春日萌发景象,就连途径的泾水都处在冻结的状态。
但当她抵达金城郡的时候,此地因前来湟中过冬而收容的羌人,因做事之时的热火朝天气氛,让此地竟不显得有多严寒。
乔琰巡视过了种植着越冬油菜的田地后,随同程昱踏入了最后一处地方,开口问道“最后通过了那七日测试进入外语办学习的有多少人”
五处办事之地,对乔琰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这里了。
这不只是她第一批能教学多少羌人的问题,还干系到接下来的汉话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