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你管这叫谋士?千里江风
194. 194(33w营养液加更) 四姓之罪……
陆苑这句话是没说错的。
哪怕是已经投靠到自己手底下的谋臣武将,也未必就能在其掌控情报组织的时候,完全放心去信任。
可乔岚和乔亭这对姐妹不太一样。
姓氏和性别的两重限制,让她们只有在乔琰掌权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公平公正的待遇,靠着自己的头脑与能力,而不是靠着美貌出头。
乔蕤战死于袁术和刘备的交战之中,更是让她们身上少掉了一层从父辈这里带来的桎梏。
而归根到底,哪怕袁术被迫退守到豫州是因为乔琰干扰荆州战局的连锁反应,又哪怕袁术会与袁绍翻脸交手是乔琰推波助澜下的结果,乔蕤之死也不应当归罪到她身上。
恰恰相反,收容是恩,栽培是恩,能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作为什么人的附庸,也同样是乔琰对乔氏姐妹的恩。
这已经足够作为挑选的理由了。
不过这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危险的工作,等到各州混战之际,商人遭到打劫、被胁迫送交财货的情况多有发生,民生多艰之际的流寇横行也不少见,再怎么安排了随行的武装保镖,还是有出事的可能性。
同时,兼任情报头目的身份,和与各方势力虚与委蛇打交道的处境,也让身份一旦暴露,面对的就是送命的风险。
除非,那时候乔琰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已经要到各州都为之忌惮的地步。
到那种局面下,只要乔氏姐妹的身上打着她乔琰自己人的印记,都没人敢动她们。
乔琰沉思着其中利弊风险,有一阵子并未开口。
但陆苑从她的脸上看得出来,对于这个人选她其实是满意的。
就算是启用外人放在这个职位上,也需要有这些关于忠诚和人身安全的权衡,相较而言,乔氏姐妹已算是风险最小的了。
“先让她们在书院内就读半年,适应其中的生活,等长安事毕,我便将此事问询于她们。”乔琰拍板做出了决定。“如若愿意接手此事,她们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得改一改了。”
光是靠着她们在选择投奔并州时候的这些表现,还不足以让她们从容接手这样特殊的职位。
从言谈举止的仪态,说话的口音,评判情报的眼力,应对危机的技法等等,都需要做专门的培训。
为了确保她们来到乐平书院后又消失,去执行那个走南闯北的业务,不会引起书院中学子的注意,乔琰到时候也需要做好准备。
好在最有机会就位的人选已经有了,其他的事情都是后续的补充而已。
在此之前,先让那位出自黑山军的郭大贤从事商务铺开的工作。
乔琰深知,要令这份生意买卖在短时间内不会与她扯上关系,最妥善的方式不是和并州毫无瓜葛,而是有过贸易的情况下,核心产业并不是并州出产的特殊商品。
所以在见到了郭大贤后她发出的第一道委派是:让他往蜀地走一趟。
以携带的钱财采购蜀锦,销往并州、冀州和徐州。
而后乔琰又见了见孙乾。
这位北海的孙公佑若单论学识深造的能力,在郑玄所教授的弟子中水准绝对不是一流的,起码他确实不是按照深造经学的方向去发展的。
但对乔琰来说,像是孙乾这种和国渊一样的实干型人才,在这种乱世当前,对她来说的意义更大。
孙乾对出仕于乔琰麾下并无什么抵触心态,不过乔琰也不能人才到手就给委派个过高的职位。
她思忖再,将孙乾先安排在了治中从事属吏的位置上,负责协助戏志才做事。
并州方面接收各地传来的消息,是汇总在戏志才这里的。
所以对孙乾的这个委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得算是给戏志才减负了。
“君侯到底是在让我有个得力的助手,还是在让我对他在庶务上的能力进行一番评判?”戏志才好笑地问道。
这好像既是减负又是增负。
乔琰回道:“以志才先生的头脑,自然是减负。若不会让下属多做些事情,先生以治中代行州牧之职,岂不是要将自己给累死。”
多派些活,才更能看出对方的水平。
这是多么明显的道理。
戏志才说道:“我怎么听着君侯这话像是在说自己?”
为了确保自己不会累死,所以把各项事务往下属头上塞,这还真是乔琰的拿手好戏。
恰好这还是个总能想出些新想法的上司。
哪怕是已经投靠到自己手底下的谋臣武将,也未必就能在其掌控情报组织的时候,完全放心去信任。
可乔岚和乔亭这对姐妹不太一样。
姓氏和性别的两重限制,让她们只有在乔琰掌权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公平公正的待遇,靠着自己的头脑与能力,而不是靠着美貌出头。
乔蕤战死于袁术和刘备的交战之中,更是让她们身上少掉了一层从父辈这里带来的桎梏。
而归根到底,哪怕袁术被迫退守到豫州是因为乔琰干扰荆州战局的连锁反应,又哪怕袁术会与袁绍翻脸交手是乔琰推波助澜下的结果,乔蕤之死也不应当归罪到她身上。
恰恰相反,收容是恩,栽培是恩,能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作为什么人的附庸,也同样是乔琰对乔氏姐妹的恩。
这已经足够作为挑选的理由了。
不过这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危险的工作,等到各州混战之际,商人遭到打劫、被胁迫送交财货的情况多有发生,民生多艰之际的流寇横行也不少见,再怎么安排了随行的武装保镖,还是有出事的可能性。
同时,兼任情报头目的身份,和与各方势力虚与委蛇打交道的处境,也让身份一旦暴露,面对的就是送命的风险。
除非,那时候乔琰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已经要到各州都为之忌惮的地步。
到那种局面下,只要乔氏姐妹的身上打着她乔琰自己人的印记,都没人敢动她们。
乔琰沉思着其中利弊风险,有一阵子并未开口。
但陆苑从她的脸上看得出来,对于这个人选她其实是满意的。
就算是启用外人放在这个职位上,也需要有这些关于忠诚和人身安全的权衡,相较而言,乔氏姐妹已算是风险最小的了。
“先让她们在书院内就读半年,适应其中的生活,等长安事毕,我便将此事问询于她们。”乔琰拍板做出了决定。“如若愿意接手此事,她们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得改一改了。”
光是靠着她们在选择投奔并州时候的这些表现,还不足以让她们从容接手这样特殊的职位。
从言谈举止的仪态,说话的口音,评判情报的眼力,应对危机的技法等等,都需要做专门的培训。
为了确保她们来到乐平书院后又消失,去执行那个走南闯北的业务,不会引起书院中学子的注意,乔琰到时候也需要做好准备。
好在最有机会就位的人选已经有了,其他的事情都是后续的补充而已。
在此之前,先让那位出自黑山军的郭大贤从事商务铺开的工作。
乔琰深知,要令这份生意买卖在短时间内不会与她扯上关系,最妥善的方式不是和并州毫无瓜葛,而是有过贸易的情况下,核心产业并不是并州出产的特殊商品。
所以在见到了郭大贤后她发出的第一道委派是:让他往蜀地走一趟。
以携带的钱财采购蜀锦,销往并州、冀州和徐州。
而后乔琰又见了见孙乾。
这位北海的孙公佑若单论学识深造的能力,在郑玄所教授的弟子中水准绝对不是一流的,起码他确实不是按照深造经学的方向去发展的。
但对乔琰来说,像是孙乾这种和国渊一样的实干型人才,在这种乱世当前,对她来说的意义更大。
孙乾对出仕于乔琰麾下并无什么抵触心态,不过乔琰也不能人才到手就给委派个过高的职位。
她思忖再,将孙乾先安排在了治中从事属吏的位置上,负责协助戏志才做事。
并州方面接收各地传来的消息,是汇总在戏志才这里的。
所以对孙乾的这个委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得算是给戏志才减负了。
“君侯到底是在让我有个得力的助手,还是在让我对他在庶务上的能力进行一番评判?”戏志才好笑地问道。
这好像既是减负又是增负。
乔琰回道:“以志才先生的头脑,自然是减负。若不会让下属多做些事情,先生以治中代行州牧之职,岂不是要将自己给累死。”
多派些活,才更能看出对方的水平。
这是多么明显的道理。
戏志才说道:“我怎么听着君侯这话像是在说自己?”
为了确保自己不会累死,所以把各项事务往下属头上塞,这还真是乔琰的拿手好戏。
恰好这还是个总能想出些新想法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