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你管这叫谋士?千里江风
257. 257(二更) 月报投稿(第2页)
乔琰回道:“重于泰山的分量吧。”
听她这么说,王允无奈地摆了摆手,“大司马就少拿这种话来调侃我们了,我看今日那四种出现的纸张都要比我们重得多。”
别说是张昶对这些新出现的纸张抱有十万分的好奇,就连王允在先前经过那几张白纸黄纸之时,都忍不住有点手痒。
但想到乔琰总还是会给他们做出解惑的,他还是按捺下了好奇心,朝着乔琰问道:“你说到这个纸我就想问了,能看明白这些纸张品质的到底还是少数,说不定你多让几个人来试试劈砍地面,都要比让这几张纸在此时出场有用得多,为何还是选择了此道?”
乔琰伸手指了指那边人群拥堵的路面,朝着王允问道:“以王司徒看来,我除了让先前那人劈砍之外,再多找几个人活跃气氛,会比得上让他们自己体验吗?”
显然不会。
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尤其是这种此前并未出现过的。
在王允所能看到的画面里,就有人正在用自己手中的扁担朝着地上戳戳点点。
或许是因为看到张猛的手臂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到挥刀之前的状态,便再没有人敢以过分暴力的方式来做出测验。
这样的举动当然更无法让那条水泥路产生什么破坏,但这些人依然对这种行为乐此不疲,还颇有几分自得其乐的样子。
要王允看来,他们也已经更进一步地确信,这是一条有若上天赐予长安的神奇之路。
确实要比再让其他人做出展示要有用得多。
“但你好像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就算是如此,也大可以取消这个环节。”王允回道。
乔琰对此意味深长地一笑,“这大概可以叫做,发动群策群力的小花招。”
“此话何解?”卢植在旁问道。
“这么说吧,”乔琰解释道,“要让我来想出办法宣传这条路,或者说让我的下属来想,顶了天去也就是你们今日所看到的程度了。可我们既然要让长安朝廷的威名远播,形成对另一头的压制,当然不能止步于此。”
听到她这么说,饶是卢植和王允已经知道乔琰向来敢想敢做,也还是没料到,在这场他们已经觉得别开生面的情景面前,乔琰居然是还觉得不知足的。
她也还有着更宏大的目标。
只听她继续说道:“想想看吧,既然此番盛典之中能拿出这样的纸张,也就必然有着生产之法。若有这个能力的话,谁不想让自己的书籍诗文以一种更加美观的方式记录下来,甚至可以随手翻阅,谁不想让自己的墨宝以一种更有表现力的方式存在,谁不想试试以绘画在纸上而非岩壁之上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给记载下来?”
这话说得让王允隐约有了几分猜测。
乔琰道:“王司徒,恕我直言,倘若你是一位与我并不相熟的世家子弟,原本是因为限酒令的事情前来寻我发出质问的,现在却看到了这样一种能满足精神追求的良品,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又有一个很可惜的事实是,距离论酒会还有将近十天,暂时得不到解惑,只因在此之前我并不打算和他们做出任何正面的交流,甚至在早前还离开过长安一段时间门,以避开他们的上门拜访,他们该当如何做才能确保不会被排除在外呢?”
纸张这种东西,和棉衣是不一样的。
对这些世家子弟而言,没有棉衣他们还有皮草,完全可以满足他们过冬保暖的需求。
反正只要有钱的话,总不能沦落到冻死的地步。
充其量就是在乔琰、阳安长公主与麋竺折腾出来的宣传中,他们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穿法,就容易显得不够紧跟潮流。
但如果他们还是用着旧式的纸张,而不是那等洁白莹润的桑皮纸的话,可能就是脸面的问题了。
文人的脸面。
她何以要在这个时候拿出四种纸张来?
除却竹纸是她新得到的之外,因楮皮纸、青檀皮纸和桑皮纸都属于“皮纸”的范畴,在制作的时候是可以类推的,所以并不是最近才得到的产物。
之前她没将其拿出来,而是等到了此刻,只是因为——
她需要凭借着这两样东西得到一份合格的利益交换。
此时就出现得恰到好处。
在通过竹纸打出低廉旗号,扩大乐平月报发行以及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她也需要拿捏住另外一些人的命脉。
王允试探性地问道:“你的意思是,既然我们将这条路当做近来宣扬的重点,他们不如在此事上推一把力,从而得到这纸张的消息?”
乔琰回他:“在他们还不舍得放弃酒业暴利的情况下,当然是这个举动最讨巧。”
要王允分析眼下局面的话,只怕还真是她所说的这种情况。
她还没对限酒令做出解释,却已经先一步夺回了主动权,让人不得不跟她缓和关系,那么这些人若是对长安这条极具奇观效果的道路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宣传,无疑是一个恰到好处的举措。
而一旦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各家的消息门路和宣传渠道,甚至是他们自己的声名,都能让“长安有奇路”变成一个让五湖四海获知,也绝不会有所怀疑的事实。
这也并不损害他们本身的利益。
乔琰又补充了一句:“我想他们会各显神通的。”
各朝各代的文人所写的那些野史杂谈传记故事,一个赛一个的精彩,或许流传到后世还会有什么“泥水流长安,点水化为石”这样的离奇故事。
总之,让他们发挥去吧。
卢植怎么听都觉得乔琰这话里有点促狭的意思,但当他朝着那片喧闹的场面看去的时候,又不由想着,这点促狭实在是无关痛痒的事情。
在这片人潮涌动之中,他看到了个格外有趣的画面。
有个此前负责守卫水泥路不被破坏的家伙,拎着附近不知哪户邻家的狗,将爪子往面前的地面上盖,颇有一种很是可爱的意思——
之前不是总想要往上面踩吗?现在可以踩个够了。
两方之前的围追堵截竟会以这种方式收场,也着实是有些“和谐”的。
若无关中地界上的秩序井然,民生和乐,便绝不会有这等童趣盎然的画面。
或者说……这条狗可能真的如同那些围观者最开始的猜想一般,是在锅里而不是在这里了。
他想到这里,更觉眼前景象的难能可贵之处。
身在人群中的袁耀也看到了这一幕,目光微微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