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292(一更) 以书换粮(第2页)





“且先不论此时旱灾当前,明公到底有没有这个多余的人力物力投身于此道,就说这件事本身的难度。”




“一模一样的文书,只有可能是在存有模板的情况下拓印出来的,但明公现在有无获知消息,这样的模板是由何物制造出来的?明公又是否知道,对方那种成本低廉又质量稳定的纸张是以何种方式制作的?”




这些纸张,他们还没法通过大批量的采购获得,因为关中朝廷的律令中规定,各家书铺所售卖的纸张,一次不得超过百张,否则就需要登记买家的身份信息,违者按照五刑处置。




而这样的纸张数量,对于关中这种规模的宣传用纸,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拓印的模板,看似是比起蒜素这样的东西便于研究得多,但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可能还需要经过一番检测。




辛毗接着说道:“此外,这等要害举措,长安那边必定是与各方大儒、朝中重臣都达成了一致协定,才最终推行出来的。等到书号为1的那一本现世之时,必定会得到各方助力宣传。明公能否保证,当我们这边也要推行此道的时候,能抢在对方的前头?”




辛毗这接连的三个问题真是一个比一个扎心。




哪怕明知道他是在对眼下的时局做出一番分析,袁绍还是有种眼前一黑的感觉。




第一问其实只是材料的确定,顶多就是多做尝试的问题而已。




第二问的纸张,却是自建安元年,或者说是他们这边的永汉元年开始,袁绍就已经在费尽心力尝试破解的。可到如今,制作出的纸张依然像是早几年间市场上就有的劣质产品。




要么价格高,要么质量差,总之就是绝不可能被投入到大范围的应用之中。




而最后一问一面揭开了袁绍这边没有镇场子人物的事实,另一面也在指向一点。




袁绍如果继续这般以拾人牙慧的方式发展下去,谁会觉得他所发行的书可以叫做经学正统呢?




“我认同佐治的想法。”沮授开口说道,打断了袁绍有点自闭的心中纠结。




“若是只为了跟对面打擂台争一口气,就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给放在了后头,就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了,我想明公对此应该很清楚。”




沮授抬了抬手中的乐平月报,说道:“北方到底会不会多发旱灾,甚至到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在眼下已经有些征兆了,以明公看来,蝗灾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袁绍再怎么没有亲自耕作的经验也总还是知道一件事的,惯例以来,在旱灾和蝗灾上都是不分家的,甚至因这两项灾害的到来,饿死的人多了,还有可能进一步引发疫症。




袁绍拧着眉头,不情不愿地说道:“只怕会有。”




“那么我们迫在眉睫之事,就是要防治旱灾蝗灾了。”




一想到这两种灾难的组合到来,可能会让前几年还过上了一点安生日子的民众重新回到水深火热之中,沮授的表情也不大好看。




好在,眼前的一个坏消息,或许也可以说是一个好消息。




“有些举措可以跟着关中和并州那边来操作。”




至于为何不必考虑凉州?还不是因为凉州的海拔造成了气温的偏低,这种环境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极大地抑制蝗虫卵的孵化,所以也很难出现蝗虫为患的情况。




顶多就是干旱的情况会更加严重而已。




同样有这种情况的,还有个幽州。而这边则是由于地理位置太过偏北造成的。




他们就可以省着一点口舌和公孙瓒交涉。




袁绍听着沮授的判断,又重新将目光落在了他面前的那份乐平月报之上,“公与,你先让人安排下去,让冀州青州境内的民众……把土地重新翻整一遍。”




这是一项不管这两种灾祸是否会到来,这么操作后都不会吃亏的行为。




昔年并州境内的农具改革,在商贾互市日渐增多后,已不可能成为保密的东西。




但怎么说呢,到了如今乔琰已不在乎这些东西泄露出去,反正早一步拉开差距的优势越到后期越无法填补。




比如说,铁耙这样的东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要消耗铁矿的。




偏偏并州和凉州境内的铁耙基本上都是在早年间打造的,而彼时都还未曾进入长安朝廷和邺城朝廷的对峙阶段,这部分前期投入就完全在乔琰所能接受的范围中。




可对如今的袁绍而言,这就是一笔他需要从战备物资之中瓜分出去的东西了!




甚至在已经显露出旱灾端倪的气候中,他想要让治下的民众出钱添置耙,还不能开出太高的价格。




越是恶劣的条件,也就越是限制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