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小闲人子率以正

第49章 时代与时代的区别(第3页)

 “是是是,孙儿这就去找媳妇,这就去!”


 应了老人家一声,李让便落荒而逃。


 现在的李让可怜到无家可归,就算逃也只能顺着村里的水渠逃出村子。


 水渠不宽,三四米的样子,水也不深,不到半米,但水很清澈,水中还有不少小鱼在游荡,当然,也少不了光屁股的孩子。


 小河的两岸种的是柳树,长长的柳枝垂进水里。


 对岸,不少富贵人家的家眷隐藏在树荫底下。


 这个时节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太平村距离长安城很近,汉人自古以来又有踏青的传统,所以河岸聚集的了许多人也就不奇怪了。


 李让顺着小河慢慢的走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清澈见底的河水。


 他没有去看河对岸那些富贵人家的家眷,只是盯着流淌的河水,河水向前流,他便跟着河水往前走。


 走了一会儿,小河的水流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缓的大河。


 渭水,骊山上流淌下来的水源最终的归宿。


 太平村这条水渠也不例外。


 渭水的河水也很清澈,在碧蓝的天穹之下,仿佛一条碧绿的玉带,将整个关中平原一分为二。


 它就像是一棵大树之上的主干,泾河,灞河,浐河等滋润了关中的大河像是分叉的枝干,与渭水一起养育了关中平原上的数百万人口,也在关中平原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奇景。


 太平村流出来的太平河只不过是其中一支非常细小的枝干,小到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这条河的名字。


 但李让很喜欢。


 他总觉得这条河的河水比那些叫得出名字的大河更清澈。


 走到两河交汇处,李让搬了一块石板坐在河边,静静的看着眼前东去的大河。


 双手撑着脸,顺势开始思索起接下来他在大唐要走的路。


 当官了,立业一事算是有了盼头,尽管只是一个没什么权力的小官,但好歹是官不是。


 宅子也有人在帮忙修,还不用他出钱。


 那么摆在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找个人结婚,如此,他在大唐才算是真正的有了根,也能顺势解决掉村里老人们的口诛笔伐。


 但问题来了,他去哪里找人结婚?


 或者说,他去哪里找个合意的人结婚?


 他是来自一千多年以后的灵魂,不管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亦或者世界观都与这个世界大相庭径。


 那么,这个世界上当真能找到一个与他灵魂契合的女子吗?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一直都找不到这样的人,难道他就要妥协,成为一个只会生育的工具吗?


 两世为人,这是李让第一次如此认真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大事。


 想了许久,李让依旧没有什么头绪。


 大唐与后世不同。


 在后世的时候他只需要沉浸在纸醉金迷之中就好,完全不用思虑这些事情,毕竟那个时代,与李让相似的人很多,不合适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


 但大唐不行,睡了就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