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小闲人子率以正

第296章 威胁反着听


  迎上李让那张年轻的笑脸,影六多年未起波澜的内心,竟然罕见的起了一丝涟漪。

  他直视李让的笑脸,苍老的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心中则是惊疑不定。

  李让的言外之意他听懂了。

  即是在说他做这些事情问心无愧,也不怕有人把他的所作所为暴露在阳光下任人评判。

  他在想这个年轻人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

  明知他来自都水监,还敢和他这么说话!

  还敢大言不惭地说都水监知道他做这些事情就是最合理的解释。

  他究竟哪里来的底气?

  难道他有能耐在都水监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这些事情?

  这可能吗,这合理吗?

  见影六陷入沉思,李让微微一笑,继续开口道:“影六老先生若是心有疑虑,大可将本侯的所作所为一字不落的报与陛下知晓,且看陛下作何反应便是。”

  影六回过神来,心中不由得一个激灵,再看向李让时,眼神里的迷惑之色已经完全被清明所取代。

  “李县侯果真无愧我大唐少年英杰之名,一句话而已,险些将老夫带进了沟里。”

  见影六这么快就从自证陷阱里走了出来,李让也不由对眼前之人刮目相看。

  没错,他方才那两句话是陷阱。

  都水监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是最合理的解释,这句话一半是事实,一半是引子。

  引的就是第二句话,你们都水监再清楚不过。

  一般话说到这个地步,绝大多数人第一件反应绝不是继续纠结结症所在,而是第一时间开始自我反省。

  我忽略了什么?

  我知道了什么?

  我错过了什么?

  当人开始自问,其实就已经陷入自证陷阱里了。

  且越聪明的人,越容易钻牛角尖。

  因为越是聪明人,越容易把对手看得太重,总觉得双方旗鼓相当,必须打起百分百精神应对,力争每一个细节都不出差错。

  简单来说,聪明人更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总喜欢脑补各种各样存在或不存在的细节乃至于证据。

  都水监的人都是聪明人这一点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