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 会试(第3页)





这一篇的内容大概是,孔子的两名学生子有与子路去见孔子,告知他“执掌鲁国国政的季氏将要讨伐名为颛臾的小国”,孔子立刻生气地责备弟子:颛臾是先王所封,本是守卫社稷之臣,且本就在鲁国境内,是鲁国附属国,故而“何以伐为”?




子有只能以“他们虽不愿为之,奈何季氏非要如此”的理由,无奈地回应孔子。




迎来的是孔子更进一步的诘问,明面上是指责两个弟子为虎作伥、长恶之罪,实则暗暗指责季氏损鲁国公室而强季氏私门。




此篇结合春秋史书来看很好理解。当时鲁国公室衰弱,季氏、孟孙氏、叔孙氏二家强横,四分公室。季氏甚至出过连续




二代执政,以至于许多鲁国人不知鲁国国君而只知季氏。()




颛臾作为忠于鲁国公室的附属国,季氏却无故而伐之,其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嬴天尘的作品《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故而孔子才会对弟子大加斥责,并非迂腐地反对一切战争,须知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孔子都是大为称许的。他反对的是于国于民皆无益,只对权臣有益,不占道义反而削弱鲁国公室的战争。




明晓圣人之意,如何作答自然胸有成竹。谢拾破题向来简单直白,当下作答:“圣人于大夫之伐国而历据理以斥其非也!”




“盖兵以义动,始无恶于伐也。”自古以来都讲究师出有名,否则便是侵略之恶行。破题之后,谢拾一句话承题,而后顺势起讲,如飞流直下,“颛臾封于鲁,国于鲁,臣于鲁,则季氏安得而伐之哉?”




一篇气势非凡的议论文逐渐在他笔下成型,从不同角度对季氏之举予以批判,重点落在季氏无罪而伐人之国,上得罪于先王,下得罪于鲁国国民,可谓不仁不智也!




至于子有(冉求)?要么蠢到不明白季氏的目的,此为不智;要么明知而为之,此为不仁。只想问一句,事情不见得办成,已追随季氏置身“大逆不道”之地,图什么呢?




通篇议论至最后,谢拾用评价子有(冉求)的一句话收结:“……谋未必就,而身已于大逆矣,求也何为哉?”




至此,第一篇四书文作罢。




谢拾对自己的发挥很是满意。




他搁下笔,在狭小的号舍中舒展四肢。练习不了五禽戏,只能如此将就一一。




兴头正好,他“乘胜追击”,对第一题下手。




此题是从《孟子·滕文公下》此章中摘出来的,彼此并非上下连贯的一句话。




原文乃是歌功颂德之言: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二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周公辅佐武王平定四方,天下大悦。《尚书》赞颂文王之谋,武王之功,他们启迪后人遵行王道,尽善尽美而无丝毫亏缺。




只看下面一段,《尚书》歌颂的是文王、武王之圣德功业,与周公没有任何关系。




实则不然。




若非周公制定礼乐,何来周朝数百年天下,文王武王之道何以发扬光大?既然如此,岂可只颂文武之德,而忘周公之功?




明悟此中关窍,制艺信手拈来。




谢拾洋洋洒洒做完第一题,浑然不觉疲累,反而愈发神采奕奕,恰如运动员经历过一番适度热身,状态因而攀升至完满;又像是酒至酣时,神游物外,无穷的灵感喷薄而出。




此时只剩最后一篇书义。




他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