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从病人的角度去看待,放弃治疗

 “砰!” 

 就在家属们一点纠结和痛苦难耐的时候,突然门诊室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老太太脸色难看的走了进来,目光从自己的儿子和媳妇的脸上扫过,最终落到了吴文平教授的身上,深呼吸一口气,语气强行稳定的说道。 

 “肝脏移植,要花多长时间?要花多少钱?” 

 “肝移植费用较为高昂,肝移植的手术费用大概是在50万左右,当然这里面包括了住院期间的花费,至于后续的药物费用的话,就比较便宜了,因为毕竟不是自己本身的肝脏,所以还是有极大概率可能会出现排斥反应的,所以手术后需要长期口服抗排斥的药物,每年的费用大概是在6~8万。” 

 吴文平教授同样很是冷静的回答到。 

 主要是他这些年来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来来往往的类似的事情看多了,也就不会产生波澜之心了。 

 更何况。 

 医生最重要的就是切忌千万不要共情,一旦和患者共情,就会容易露出破绽和造成麻烦。 

 所以吴文平教授现在就完全是处于当事者之外的旁观者的角度,非常的淡定自若。 

 “也就是说,想要治好这个病,最少最少要准备60万左右,一旦等不到可移植的供体的话,那么这笔钱还要在往上增加是吗?” 

 老太太也是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的忠实爱好者,之前电视上播放的,不管是轮椅节目还是电视剧里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桥段,所以老太太自然而然的也会朝这方面去想。 

 “对。” 

 吴文平教授再次点了点头。 

 “六十万啊~” 

 老太太看到吴文平教授的这副模样,又看了一眼面露难色的儿子和儿媳妇们。 

 家里并不富裕。 

 不然的话,儿子和儿媳妇也不至于都把孩子扔到老两口这边,就是为了出去打工挣钱,前两年才好不容易攒了点钱,付了个小家的首付,就这还背上了长达30年的贷款。 

 六十万! 

 真要说的话,把两个孩子的房子一卖,肯定能凑出来这笔钱。 

 可是…… 

 “呼~” 

 老太太深呼吸一口气。 

 自家孩子自己心疼。 

 这些年来老大和老二两口子付出了不少,努力才好不容易攒下的这点家业,甚至于老大那一家人,到现在连孩子都不敢再要一个,生怕再生个老二,家庭就会彻底的被拖垮了。 

 这个钱不是不能拿,是拿了以后只怕老大老二,一家三口,再加上他们老两口算上孩子,全都要喝上西北风了。 

 “算了算了。” 

 很快的,便盘算清楚一切的老太太摇了摇头,颤颤巍巍的扭头就朝着门外走。 

 “治什么治?我好歹也活了一辈子了,儿子也有了,孙子也有了,没必要浪费这闲钱,有这钱给孩子们留着也合适,就当是奶奶送给他们的一份小礼物了。” 

 “妈!” 

 “婆婆!” 

 听到这句话,又看到老太太转身离开,毫不犹豫的动作,4位家属的眼睛瞬间变红,声音带着颤抖,哭腔蕴含在其中。 

 尤其是两个儿子。 

 脸上充斥着愧疚,自责,以及对自己的恨铁不成钢。 

 如果他们能够再厉害一些,如果他们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去工地上做一些体力活的话,是不是就能多挣点钱给老妈看病? 

 这回去了以后…… 

 不就相当于要在家里等死了吗? 

 “走了走了,趁着我现在还能动弹,也趁着现在人齐,赶紧的回家吃点好吃的,老大家闺女念叨了好几天的红烧鸡爪子,还有老二家的可乐鸡翅,还有你们两个兔崽子最爱吃的豆角土豆南瓜排骨煲,以及两个儿媳妇爱吃的玉米羹和凉拌贡菜都准备上,咱啊,就快快乐乐的过个团圆日。” 

 老太太眼瞅着自己都已经离开门诊室了,结果这4个小辈儿还没跟上,当下便皱着眉头扭过头去,看着红着眼睛的4个人,笑眯眯的招了招手。 

 “行了,哭啥哭,我又没死。” 

 “回去以后找隔壁楼上的董大爷开两副中药喝一喝就行了。” 

 在老太太的强硬态度下,一帮子人又一窝蜂的离开了。 

 只是…… 

 肖尧看着老太太离开了背影,陷入了无声的沉默之中。 

 “又是一个放弃治疗的吗?” 

 “唉!” 

 吴文平教授微微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些什么。 

 “说句实在的,如果是刚开始的我,看到现在这幅场景,肯定会忍不住的上去,会劝说一番,让病人千万不要放弃治疗,钱花完了总是可以再挣的,但是人没了就真没了。” 

 肖尧忽的开口说道,脸色有些许的复杂,嘴角却是向上扬起一丝弧度,似乎是在嘲笑些什么,也似乎是在自讽些什么。 

 “但是现在我反而是看开了,有的时候……你说就像是刚才那位老太太一样,这老太太难道不想活下去吗?谁想死啊,能活的话,但是如果活下去的话……不光是要拖累两个孩子的家庭,就连老太太自己的家庭也会拖累的干干净净,看家属的打扮及手上厚重的手茧,其实不难判断出来,对方从事的是一些体力工作,像是这样的家庭,拿出来50万,甚至是100万来看病……真的是太难了,太难了呀,就算是拿出来了,也是掏空了所有人的钱包,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换那5年的生存率,老太太恐怕会觉得很不值吧,而且这还是在等到肝源的情况下,如果等不到呢,这笔钱只怕还会更多……” 

 事实就是这样。 

 肖尧之所以不上去劝说,只是发现自己没有劝说的立场。 

 如果刚才他开口说出任何一句话,那就仿佛是在道德绑架一样,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哪些人见死不救。 

 可他配吗? 

 不配! 

 在这件事情中,除了他们自家人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有权利指责对方,任何人都不配!! 

 “……” 

 听到肖尧的这番感慨,吴文平教授沉默了一下,犹豫再三之后,还是缓缓的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