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好运(第3页)

 只要一个人有课本,大家在一起复习,不是可以相互学习补习吗?”

 男子苦笑:

 “想考大学的人那么多,谁会主动来辅导你指点你?

 国家录取的名额是固定的,多一个我,就可能少一个他。

 闻峰,像你这样有个好兄弟诚心诚意的辅导你的,确实只能用你运气好来解释了。”

 闻峰不由自主的挺挺腰杆子,骄傲的道:

 “那当然,小水如果不全力以赴辅导我的话,耽搁了他的复习时间,说不定全国高考状元就是他了。

 不过小水也说了,考上就好,高考状元他并不稀罕。”

 这话,闻峰就有一些按着他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说,断章取义、歪曲了尹天水的本意。

 听在别人耳朵里,恐怕就轻狂了些。

 “对了,你还没有告诉我你的名字呢,看起来你年纪比我大一点,我是七二年高中毕业,你呢?”

 闻峰觉得自己说的都是真话,既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对方,也就理直气壮地询问起对方的情况来。

 “我叫宋超,是老三届高中毕业,六八年就下乡去农村插队落户了。

 我现在的户口还在农村,没有考上大学,留在京城家里白吃饭也不现实,就出来找点事做。”

 宋超没有说的是,他在农村已经结婚。

 农村的老婆怕他考上大学后远走高飞抛弃她,就阻止他回城参加高考。

 还是宋超暗地里托了很多人情,才回到了京城。

 庆幸的是,他在农村结婚时,只是办了酒席,没有办结婚登记。

 否则的话,再大的人情,也跳不过明媒正娶的老婆。

 尹天水坐在三轮车上,眼睛四处打量着,火车站到青大这条路,要经过大广场。

 已经习惯了这个年代还没有腾飞小巧美丽的平城,再次见到京城,还是给尹天水一种雄伟壮丽的震撼。

 这条马路,在尹天水的印象里,几十年都变化并不是太大。

 这里是国家的心脏。

 在这个大区域内,建筑的建设一直是受到限制的。

 “小兄弟,你好像不是第一次来京城吧?”

 给尹天水送行李的,是个三十五左右的男子。

 京腔很重。

 看得出,他没有离开京城去农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