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进山 2(第2页)

 在种植栽培的时间上来说,和三七有异曲同工之处。

 夜天水吃饱才施施然站起身,走到那片长着手掌参的地方,随意的问道:

 “你们确定这就是佛手参?”

 “能确定,我们小时候,家里卖完后都会留一些下来放在家里备用。”

 “对,可以给家里生了孩子的女人补气血,还有身体有病身体弱的老人,煮汤喝效果最好了。”

 “对,有些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会拿来泡酒,那些咳喘的老人喝了可以缓解症状,身体慢慢健康起来。”

 三个人七嘴八舌的告诉夜天水。

 “那你们能看出来,这些--佛手参生长有几年了?”

 夜天水认真的讨教着。

 他虽然仔细查阅过关于‘手掌参’的形状和功效,甚至他也知道,手掌参需要怎么保存,多少年的手掌参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这些都是书本知识,但如何辨识地里的手掌参已经生长了多少年?

 需要经验。

 而他面前的三个人虽然知道得比一般人多了,可惜,在他们成年后,没有再接触过这些。

 况且,他们只是猎户的后代,不是药农的后代,如何辨识中草药,都是每家每户代代相传下来的。

 太白山里,上千种草药,能全部认全,并且知道他们各自的药用,都是从小就开始采药,炮制药材的过程中熟悉了解的。

 药农知道各种药材的药性,但他们不是中医,大多数药农并不善医。

 夜天水才发现自己计算了很多,却忘记让吴平焘找几个当地的药农一起上山。

 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太白山里面的那些中药材分布在哪些区域。

 好在今天在这里看到了手掌参,就说明这座山的土壤适合它的生长。

 他环视一周,放眼望出去,群山连绵起伏,重峦叠嶂,云雾缭绕中,苍翠欲滴。

 夜天水本来就要得并不多,也不能太多,只想能满足他以后中成药的研发,他药厂药材的自用就可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他的思路又有了改变。

 与其自己把山承包下来,劳心劳力,为什么不和当地政府签订一份收购合同?

 自己开药厂和研发中成药,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间。

 这里面还要符合国家的发展思路,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社会?夜天水从来不是那么天真无知的人。

 他做的任何事,都是‘顺势而为’!

 利国利民……亦利己。

 这些大山已经沉寂了很多年,有着丰富的各种宝藏。

 原来那些‘靠山吃山’生活在大山里面的人,在分田到户的政策实施后,有的是时间可以搞副业。

 甚至可以当成主要赚钱的手段。

 不管是挖药材还是各种山珍,或者发展到后面自己种植,只要有市场,他们就有积极性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