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定大政出谋划策,明事理举一反三(第2页)
狄泉激动道。
许贯忠听完了却笑了,“狄寨主,做到如此境地,便是昔日杨令公,狄王爷,亦不敢保证,不过,只要梁山能够军纪优于宋军,即可成事。”
他的意思,就是说梁山军队的道德底线,只要保持在所有宋军的道德底线总和之上即可。
“狄寨主可知宋军致命之处何在?”
许贯忠询问狄泉。
“请许先生解惑。”
狄泉知道这许贯忠要跟他说极其重要的干货了,立刻竖起耳朵倾听。
“就在这财字上!”
许贯忠说完了观点就开始给狄泉解释。
他说,这宋朝的军队,地方厢军和民兵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至于战斗力极强的番军,数量稀少,只要战斗力,还是禁军。
而北宋的禁军广义上又分成两个部分,在京禁军和遥隶禁军。
在京禁军就是驻扎在宋朝京畿路开封府地界的几十万禁军,也就是林冲、王进这些教头们天天训练的那“八十万禁军”序列,也是北宋最强大的军队。
至于遥隶禁军就是驻守边疆的陕西,山西,甘肃对抗西夏和吐蕃的大宋西军,北边河北等地抗击辽国的禁军。
某种意义上,中央禁军就像是后世的“中央军”,而遥隶禁军其实就是“地方军”。
但是,随着北宋初期中央禁军的更新换代以及“三冗”问题的后遗症越发严重,中央禁军久疏战阵,战斗力直线下降。
但是,遥隶禁军因为要抵挡辽和西夏的进攻,基本上没个皇帝在位期间都要打仗,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战经验越发丰富,战斗力越来越强,比在京禁军厉害得不是一两倍。
基本上,在宋仁宗之前,在京禁军战斗力强,宋仁宗之后,因为抗击西夏,西军崛起,遥隶禁军异军突起。
特别是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遥隶禁军数量愈发庞大,到了现在宋徽宗时代,在京禁军就只有禁军总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所谓的在京“八十万禁军”,那都不知道是往前哪一个朝代的事情了。
而宋朝军队数量如此庞大,冗兵严重,军费开支实在是太大。
朝廷拿不出钱来,就想了个让军队就地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允许军队自行经商,称为“回易”。
但其结果就是导致军队不务正业,与民逐利,他们有刀有枪,老百姓哪里敢惹他们?
结果,宋朝地方军队的战斗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江河日下,因为将领看到了商机,役使士兵直接从商,军队的训练全部荒废掉了,直接导致了军队的武备松弛。
比如,《岳阳楼记》里面范仲淹的那位好友滕子京就干过类似事件,违反茶马贸易禁令,让士兵帮他卖茶叶牟利。
按照许贯忠的说法,宋朝是一个允许军队经商的朝代,但是这种行为也导致了宋朝地方部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低下。
两宋唯一的例外应该是岳家军,岳飞和岳家军不但经营有方,而且还不贪污,保证了士兵的军饷供应。
由此可见,宋朝军队在自给自足的经商前提之下,要想同时保持高昂的战斗力,并不容易,首先要派出专人经商,补贴军用,但是不能够扰乱军营秩序,军队还是需要专注主业,训练提升战斗力的。
其次就是将领需要爱兵如子,大公无私,做生意得来的钱财不能贪污,洁身自好,两袖清风。
而这些事情,都是极度考验人性的,在两宋时期几乎没有人做到。
反过来说,如果狄泉能够解决梁山军队的这些问题,他的梁山军就能够战无不胜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金石之言,狄泉顿开茅塞啊!”
狄泉现在也是找到了方向,他先是种农作物,解决梁山的供给问题,然后再发展商业和金矿,保证财政。
只要吃喝不愁,钱财照发,训练照旧,就是一群绵羊也能有狼群的战斗力!
“狄寨主能够明白,最好不过!”
许贯忠也比较高兴,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子期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身负文武全才,也曾游历四方,遍寻明主,可惜大多数的人,都是虚名无实,志大才疏,连他的话中真意都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