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混淆视听,奸臣祸国殃民,为民请命,忠臣决死一谏(第2页)

 而想要黄河改道,没有几十万的民夫徭役是做不到的。

 这可是波及天下的苦役啊,这种滥用民力且很容易造成不当结果的事情,言官御史们必须立刻阻止,连头都不能让它开。

 “皇上,黄河改道,历经三朝而不可为,需三思此事啊!”

 老太师韩忠彦脑袋上都冒汗了,宋徽宗要是真让奸臣们放手去干这件事情,保不齐可就真亡国了!

 黄河的情况还有改道,他是亲历者。

 北宋时期,黄河平均每2.4年就有一次大的决口,北宋中后期治黄问题与当时的松辽对峙、朝庭纷争交织在一起,使黄河治理和防洪受多种因素掣肘。

 庆历八年,黄河在澶州商胡改道北流。在此后的约40年间,围绕着任由黄河北流还是恢复故道这一问题,上自皇帝,下至群臣都卷入了一场无休无止的争论,期间还强行过三次大规模的黄河改道工程,强制黄河恢复东流。

 然而,每一次挽河东流都以不久便发生大决口而告终,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带来巨大的洪水灾害。最后,黄河仍然复归改道后的北流路线。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北宋君臣上下都一致认为是不可为的。

 不是没有一个皇帝没有魄力去开工,而是根本无法完成,这是一个死命题!

 在封建时代,大江大河这种强行改道而造成的泽国千里,洪水横行的那种情况谁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改变。

 在古代,能抗的“洪”,其实都不大。

 真正大的洪水,没人挡得住,只能跑,这种磅礴的水力即便是在后世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

 而黄河这样的大河,几乎是滋养中原的母亲河,要是被强行改道,一旦爆发洪水,能够造成的水患水量无法估计,沿途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两淮等沿途各省路,几乎无一幸免。

 就会造成半天下洪水肆虐,像当年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情况!

 可大禹治水用了多少年?宋朝还在内忧外患之中,能够有把握摆平这肆虐的黄河吗?

 到时候洪水肆虐,耕地被冲坏,庄稼被淹没,水源被污染,万里皆泽国,颗粒无收,受灾百姓吃不上饭,易子而食,居无定所,瘟疫横行,怎么办?

 海他们这些灾民只能开始逃荒,躲避到其他没有洪水的地方去,可是大量的灾民涌入外地,没有受灾的地方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应付这些情况,所供应的物资不足以救济灾民,根本承接不了海量的灾民涌入时,只怕当地也成灾区了。

 况且,未受灾的地区在灾民涌入后,因为生存利益的冲突,灾民为了活命还有什么不敢干?当地百姓的粮食和官仓府庫会被被抢劫,社会秩序被破坏,原本安居乐业的非灾区百姓,在这种浪潮席卷之下,也就变成了新的灾民,越来越多的灾民变成了饥民,怎么办?

 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就崩溃了!

 历史上这都是有先例的,比如两晋时期,因关中与汉中大乱,朝廷叫饥民入川就食,结果就导致了本地人与灾民利益不合,最终灾民揭竿而起,成立了成汉政权。

 而真到了那一步,宋朝也不会例外啊,到时候大量的饥民为了活下去开始揭竿而起,打家劫舍,啸聚山林,各地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农民大起义可就要再次上演了!

 老太师韩忠彦几乎都不敢再往下去想这些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了。

 他只能设想着自己能够以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去说服宋徽宗放弃这个荒唐的想法。

 于是,他把都水监的人叫了出来,让他来说这件事情究竟可行与否!

 宋代都水监的最主要职能还是在于黄河的水患治理,但同时也会兼顾其他河流的治理工作。

 宋代的水灾治理方法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灾灾后的善后赈济方法,另一方面是水灾具体的抵御和防止方式。在水灾具体的抵御防止方式上也有多种方法,不同的方法在实际的水灾防治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同时在北宋时期宋代政府设立了都水监这个专门治水机构,来统一领导和组织治水工作,设置专业的治水机构,不仅显示出宋代政府在水灾治理中的重视程度,而且都水监作为专门的治理机构可以集中于灾情救助,相较于非常设的治水机构其优越性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