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封大理嘉王入局,保泸州赵楷用力(第2页)

 之所以宋朝起义数量如此增多,其原因在于宋朝繁重的赋税,历史上的各类王朝的赋税其实都很多,但是很多王朝往往在初期是会释放一定生产力,减轻赋税。 

 所以汉朝有文景之治,东汉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明朝有洪武之治。 

 但是,只要翻越宋朝历史,你会发现宋朝居然没有中兴、之治这种公认的时代,哪怕是所谓的宋仁宗时代也一样 。 

 甚至是在宋朝和平的年代,有人在东京活不下去被迫卖老婆,只不过这个老婆后来比较出名,成为了宋真宗的皇后,也就是刘娥,究其原因就在于,宋朝基本继承了五代十国繁苛的赋税。 

 五代本来就属于税重,还是拿川蜀举例子宋朝接收川蜀的时候,这家伙税更重,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都来,在聚财敛财上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不愧是我大宋朝。 

 这苛税乃是东南各路身丁钱,还有农具钱,牛皮钱,盐钱,曲钱,鞋钱,脚钱,进际税,加耗等等多种,一直保留到宋亡,而且还有折变,也就是按照当地实价,这个可不就是有贪污的空间,给上面一部分,自已留一部分好用来贿赂上面的钱。城镇居民也没有好到那里去,还有科敛。 

 结果就直接导致了淳化四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占领成都,历时数年才平定。 

 而这次起义的口号也很是流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而仁宗时,贝州王则起义,官军也是久不能平,结果参知政事,副宰相文彦博自请督师,最后才平定,而徽宗时的方腊起义,规模更是大的离谱,而且还是两浙财赋之地的起义,虽说方腊主要是因为花石纲,但是对老百姓来说,花石纲不也是暴政吗?对百姓的重创可想而知。 

 宋朝的人民是很不幸福的,但是宋朝的官是很幸福的,尤其是文官,工资高,还“不杀士大夫”,别说你腐败,你就算犯了再大的罪也不杀你,比如地方官弃城逃跑啥的,都不杀。 

 但是对于老百姓,各种酷刑都有,很多朝代的死刑是需要皇帝来决定的,但是宋朝不是,就可以决定执行死刑,而且宋朝的酷刑还很多。 

 就比如说现在兵临城下了,一个泸州节度使居然调不出兵来,还有求告百姓献出家丁护卫,要多悲惨有多悲惨。 

 这也是因为宋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宋代实行分权制地方行政制度,中央对地方形成绝对的制度优势:从势、政、兵、财控制地方之后,“向之所患,今皆无忧矣”。 

 尤其是在兵力配置上,宋朝实行尊京师、抑郡县的政策,地方仅保有承担劳役的厢军,几乎全无武备。一旦某地有发生民变的苗头,骚动一起,凭地方兵力要控制住就很悬。 

 正如南宋四川人魏了翁所说:“处处无兵,城垒不修,或数十夫持耰白梃,便可尽杀守令,开府库,谁复御者?” 

 所以宋代会时常发生一些怪现象,比如有人振臂一呼,率领队伍造反,历数千里竟然没人镇压;或者地方好不容易紧急召来州兵,一看,只有二三十人,直接就被起义者团团围住。 

 而宋代全国平均每年1.36起的小起义,根源就在地方权力尤其是兵力的弱小与空虚,给了起义者闹起来的时间和空间。其实只要地方的兵力强一些,绝大多数小规模的起义在萌芽阶段就会被压下去了。 

 泸州也是一样,常备军极少,要不是因为附近少数民族较多,恐怕更少。 

 免赋税,如果可行,对于百姓来说,那阵就是欢天喜地了。 

 于是乎,刘家爷俩立刻赶赴城中馆驿,面见赵楷。 

 刚刚到地方的时候,见车马已经齐备,想来这是泸州即将战乱,这位三皇子嘉王要立刻离开。 

 而刘琦此时则是开在眼里,突然在馆驿门口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声音极大,简直吓人的那种。 

 嘉王赵楷也听到了这笑声,好奇的出来查看,而刘琦在看到了嘉王出来的那一刻,立刻又哭了起来,一瞬间情绪变换的堪比影帝,要不是他老爹刘仲武站在旁边,只怕其他人一定会认为他死了老爹了,如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