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解读(第3页)

 于是,关于许参童话的解读,那是层出不穷。

 许参在唱完歌后,也在后台刷着微博。

 原本他还想说点什么的。

 但看到大家的戏这么多,笑了笑:“看来,你们的脑洞是真的大!”

 这段时间,评论区里简直炸开了锅,众人纷纷留言,热情高涨。

 网络春晚的评论区,俨然变成了大家热烈探讨《童话镇》的专属贴吧。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童话镇》这首歌上,以至于接下来的几个节目,几乎都没怎么被认真观看。

 就这样,节目一个接一个地过去。

 大约过了七八个之后,只听主持人在台上宣布:“接下来,有请许参为我们带来精彩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这话一出,所有人立刻停止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将目光投向舞台。

 评论区没有声音了,但弹幕却起飞了。

 “卧槽!居然还有钢琴曲!这真是太意外了!”

 “难道这是专门为《爱丽丝梦游仙境》量身打造的曲目吗?太期待了!”

 “许参这是要放大招了啊!看来今晚的节目真是精彩纷呈!”

 “《童话镇》我还没消化完呢,又来一首《致爱丽丝》,真是创作的速度大于我的期待速度!”

 ……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

 在地球上,是由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

 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实际上,《致爱丽丝》与《爱丽丝梦游仙境》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

 爱丽丝这个名字,其本身就带有一种朦胧而模糊的美感。

 至于其具体指代何人、背后有何故事,如今已难以确切考证。

 许参将它拿出来,完全是因为两部作品都有“爱丽丝”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