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苏轼3(第3页)

 嘉佑二年! 

 父子三人此时心急如焚,不停催促车夫快些,再快些。 

 俞悦:“照惯例,苏轼和苏辙需要守孝三年,从嘉佑二年六月起,兄弟俩便丁忧家居。 

 庭前花落花开,晨昏岁岁年年,嘉佑四年秋,服丧期满,父子三人决定举家搬迁至京城。 

 十月小阳春,四野缤纷,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苏轼带着妻子王弗和长子苏迈从嘉州登船,也就是如今的乐山。 

 面对湍急的江流,苏轼豪气凌云的唱着:‘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他要去往更广阔的天下了。 

 山如奔马,船似飞鸟。舟移山动之间,秋去冬来,山河大地银装素裹。 

 苏轼一家水路兼程共一百二十天,经过十一个州郡,二十六个县。嘉佑五年的二月才到汴京。 

 开春后,苏轼被任命为河南富昌县主簿,苏辙被任命为河南府渑池县主簿,都是九品官。 

 但就是兄弟俩听说,明年将举行制科考试,于是辞不赴任。备考制科。 

 宋代制科不同于三年一次的进士、明经一类的常科,是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特设的考试。 

 先由六名考官在密阁举行阁试,及格者才能参加御前考试,两宋制科极为严格,不仅应试者少。通过者更少。 

 整个两宋三百多年,开制科二十二次,入等者才四十一人,因此制科及第,荣耀数倍于进士及第。 

 为了应付制科考试,苏轼兄弟俩从家中搬到怀远驿中专心备考。 

 一天夜晚,风雨骤至,雨打窗棂,灯下的兄弟俩正在读韦应物的《示全真元常》一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兄弟俩心生感触。从小到大,他们都形影相随。同窗共读,未来走上青云路,就将各自宦游千里,长相别离。 

 像如今这般,对床夜话,也会成为奢望。 

 苏轼与苏辙约定,日后功成名就时便一起退隐,同回故乡。 

 在风雨声中兄弟俩握手盟约,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从未忘记这个约定。 

 无数次在互传的诗篇中提起旧梦,这也是苏轼后来在坎坷的仕途中可堪慰藉一点星火。” 

 九州一色的霜:他们兄弟俩真的是。守望相助的典范了。 

 明月松间照:谁说不是呢,真正意义上的血浓于水。 

 天幕下不知多少古人们想起自己的家人,也是一声叹息。 

 苏洵听到这里,有再大的气也都消了,他硬邦邦地道:“这一次,子瞻你莫要再让我和你母亲失望了。” 

 苏轼向父亲行了一礼,郑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