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故事:凶手是那个作家18(第2页)
“这个……”她回忆了很久:“没错,是的。”
“那就说得通了。你们把这个地方当作波将金的精神疗养院,玛格丽则把这里当成她的复仇花园。”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那次偷稿改写了两个人的人生,我如果能写出那样优秀的作品,也一定会不手刃对方誓不罢休。可是回到证据的原点——杀害波将金的凶手不是安胜浩吗?你都亲眼看到了呀。”
“波将金尸体的旁边,有一部破碎的文字录入器。”
“那又怎么样?”
“安胜浩当时手上重复的抬起挥下的动作,不是拿石头砸波将金的脑袋,他砸的是文字录入器。记得我告诉你的吗?文字录入器嵌在了地缝里。这是因为他本来想把录入器带走,但是录入器被玛格丽提前塞进地上的裂缝里了,安胜浩拿不走,于是将其彻底破坏。”
“玛格丽干嘛要在地缝里塞一个文字录入器?”
“那是个诱饵,诱使安胜浩做出那个类似砸人脑袋动作的诱饵。”
“诱饵?你说明白点。”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继续梳理:“根据调查员的通话信息,波将金身上的致命伤并不是头上的砸穿伤,而是位于后背的刀伤。一般来说,凶手不会在一次针对一个人的谋杀中,使用两种凶器。也就是说,真正的凶手,也就是玛格丽,在安胜浩之前赶到了,并用刀从身后刺杀了波将金。”
“有道理。可是她为什么非要自己动手呢?”
“玛格丽是个聪明人,她知道除非毫无人际关系的激情杀人,否则极大概率可以破案,她不会甘心自己和波将金一命抵一命的。她也许曾想过借刀杀人,但终究没有把握,容易暴露自己导致坐牢。她这种内心强势的人,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
“嗯,所以她找了个‘凶手’。”
“没错。玛格丽让人们相信其他人是真正的凶手,也就是和波将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安胜浩——她最痛恨的偷稿或洗稿之人。另外,她还需要一个证人,那就是我。”
“的确,是你录下了证据……但是,我还不是很明白,感觉这故事一小片一小片的,串不起来。”
我于是从最开始说起:“这次我入驻悬铃花之家,最开心的就是玛格丽,她等的‘证人’,在受害人波将金和‘凶手’安胜浩同时在场时,非常合时宜地到来了。我刚到悬铃花之家的那个中午,她就让我捡到她专门买的空文字录入器,里面仅有她伪装神秘凶手写的所谓犯罪手记,前两篇是她仿照其他人的犯罪事实写的,这个我们已经确定过,第三篇则是她意外发现了一具尸体后,写了篇手记,加深我对录入器的主人就是凶手的印象。第三篇手记的日期是七月十三日,我在十四日读到,实际上,第三起案件发生的事件可能更早,而玛格丽在七月十四日晚上匿名报警石桥那里有一具女尸,第二天调查组公布发现尸体。以此给我以她杀人并记录在前、调查组发现尸体在后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