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第223章 太子要跟咱家抢饭碗(第2页)

 藁街。

 这条街在长安城比较特殊,一般各国使节入长安时,都住在此处,朝廷甚至特地在此修建一座建筑,蛮夷邸。

 顾名思义。

 给夷、戎、蛮、狄使臣住的……

 除此之外,大汉各郡也在这条街上设置有馆驿,即,各郡驻京办事处,在大汉朝,这种地方叫作:

 邸。

 各郡官员来长安办差时,大多住在此地。

 平常常驻‘邸’的官吏,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朝廷的政令、诏书誊抄下来,快速传达给地方太守。

 这个过程叫作:报。

 话至此处,一个自汉朝便有雏形、唐代成熟、延伸到宋、元、明、清的东西就呼之欲出——

 邸报!

 刘据来视察,甚至还叫上一个小说家门人同行,想干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金日磾有句话说的没错,“笔杆子握在儒家手上,任由乱嚼舌头烦人的很!”

 岂能任由?

 暗地里的手段不可取,刘据要行阳谋,把笔杆子握在自己手上!

 在此之前,有两个步骤,一个是考察,在各‘邸’的现有基础上扩充,总比白手起家简单、快捷。另一个。

 则是准备一份样本,去摆平刘据的皇帝老爹。

 前一个步骤进行的很顺利,虞初带着太子到处看、到处问,想了解的都已了解。

 可到第二个步骤,太子口述,让虞初来润色时,这位小说家却一惊一乍的,一会儿惊疑,一会儿震撼。

 最后越写越虚,心说:

 ‘我小说门人向来以夸大其词、编造故事见长,但跟太子殿下一比,我们才哪到哪儿

?’

 ‘小巫见了大巫好吧!’

 虞初战战兢兢写完,初版一定稿,刘据就找来蔡成,命其先印刷五十份。

 数量多,才具有显著的说服力、冲击力。

 然后。

 刘据就抱着一沓‘大汉皇家邸报’,入宫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当年刘据弄出各类新式技巧之物时,走的都是这个流程,出实物、入未央、摆平老刘。

 在当今天子时期就是这样,想推行一个新物件,只要搞定了皇帝,剩下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根本无需跟朝臣们拉扯。

 这就是皇帝一言九鼎的好处,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皇帝始终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时间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