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251章 缝缝补补


 第251章 缝缝补补

 相较于李、王、陈这等分布广泛、人数众多的姓氏,卫,算是个小姓。

 春秋战国时期,姓是姓,氏是氏。

 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男子称氏,氏在名前。

 举个例子。

 商鞅,鞅,是他的‘名’,商,是他的‘氏’,而他的姓,是‘姬’。

 商鞅在早年时,并不是这个称呼,他出身卫国公族,旁人称他为‘公孙鞅’,意为:国君的后代子孙鞅。

 这时候,公孙,是他的‘氏’。

 后来。

 公孙鞅离开了卫国,去了秦国,旁人就用两个更贴切的字称呼他,卫鞅,意为:卫国的鞅。

 再后来。

 卫鞅在秦国得到一块封地,商,他就有了另一个‘氏’,别人称他,商鞅。

 意为:商这块封地的主人鞅。

 氏加名。

 即,先秦时期男子的人名称呼习惯。

 等到秦汉大一统时期,姓、氏逐渐合流,不再有区分血缘、贵贱的作用。

 姓、氏,合二为一。

 也就成了当下所看到的——姓氏加名。

 这个合流过程中,氏、姓,两个元素合成了一个,必然得有一个取舍吧?

 大多数人,拿‘氏’作为了姓氏,没有‘氏’,或者一些特殊原因,也可能拿‘姓’、其他作姓氏。

 此类特殊原因,比如某个国的王氏子弟,因为亡了国,就可能把与国号相关的改为姓氏。

 例如。

 周王室子孙,改姬、周、王等姓氏。

 卫国公族子孙,改‘卫’为姓氏!

 加之大汉立国后,姓氏改动的原因更加驳杂,上位者赐奴仆姓,如金日磾;自行改姓氏,如前文提及的因家族世代管仓库,遂以仓、库为姓……

 等等等等,很多。

 而之所以说了这么多,是想论述一个现象,卫,虽然是小姓,但现如今,并非绝对的罕见、稀有!

 提及‘卫’姓,也不一定就是大将军卫青一系。

 诚然。

 如今在大汉提及‘卫’,旁人第一印象,必然跟卫青有关,但这是名气、地位导致。

 当今天下,姓卫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天子刘彻的老师,卫绾,不也姓卫?

 提起卫姓奸细,就一定是大将军卫氏?

 不一定。

 不过,凭此就敢断定,一定不是?

 也不一定……

 “卫,卫吗?”太子宫正殿中,刘据正襟危坐,盯着手上纸条看了会儿,旋即将其伸向火苗,任由火焰吞噬。

 朝廷内部的细作,出乎皇帝意料,和诸侯王无关,却跟一个意想不到的姓氏有关。

 卫。

 殿内寂静一片,刘据独坐沉思。

 过了半晌,他将魏小公公唤进来,“今日晚间去大司马府上问问,看舅舅有没有时间来太子宫教导。”

 “是,殿下。”

 文韬武略,刘据以前跟石庆学经义,现在又一直向庄青翟讨教政务,文的在学,武,刘据自然也没落下。

 这里的武,不是练箭术、体魄,而是指军务。

 自从年长些后,平常一有时间,刘据就会向卫青、霍去病学习排兵布阵、粮秣调度等军事技能。

 一则,技多不压身。

 二则,刘据并不奢求能学成个绝世猛将,只望将来自己理政时,涉及军务,能分辨清谁忠谁奸,谁在胡说八道……

 请舅舅卫青入宫的事情吩咐下去,魏胜应完就准备转身去办,刘据却又补充了一句:

 “让苏舍人来一趟。”

 不多时,甲胄在身的苏武入内,未等他施礼,刘据就摆手制止了他,将其唤到近前,直接说事:

 “太子宫麾下有几支去往西域通商的商队,孤想让你接手。”

 商队?

 苏武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很快抱拳:“殿下所托,臣定当尽心竭力,就是……”他迟疑几息,诚恳道:“臣不善经商,

唯恐折了殿下的财货。”

 “无妨。”

 刘据看着对方,直言道:“孤不瞒你,那几支商队运输货物去西域,是跟匈奴右贤王交易的。”

 嗯?

 如果苏武刚刚是诧异,那现在就是惊悚!跟匈奴人交易,还是右贤王!?

 这一瞬间,脸色大变的苏武脑海里闪过很多思绪,骇的他差点跳起,好在此时太子的话头又来。

 “不必惊慌,此事得了未央宫允准,涉及与北边的一些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