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成也于谦,败也于谦

【……此战,于谦以明代宗朱祁钰为先锋大将,残余北地文武为将校,率数万京城守备军,数十万京师百姓抗住了也先十数万大军数日的围攻,并成功等到各地勤王援兵抵达,大明未来数百年国运因此得以改写。

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可惜,亦如秦末汉初韩信的成也萧何败萧何,大明虽因于谦而重生,却也因于谦而覆灭。

于谦以一人之力挽救了大明朝,强行给大明续命两百余年不假,但他的出现也为后期大明崇文抑武,乃至文恬武嬉埋下了祸根。

因为其本人是文官出身,在满朝武将勋贵一败涂地,大明危在旦夕时,他以一人之力调兵遣将力挽狂澜。

而他这一行为,被后世文官拿来大书特书,最终成为制约武将掌军权,乃至皇帝重新掌军权的有力利器。

导致大明后期军权沦丧不说,连带着率军征战沙场的武将见到官员都自动矮三级,不仅需要大礼跪拜,连武将任命升任都成了文臣的特权,不再由皇帝专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臣最盛时期当朝宰辅公然在朝堂上说‘吾非相,乃摄也’。

而诡异的是,当时的满朝大臣,包括当朝皇帝、太后对此均无异议。 热血小说网

朝廷麾下那位从南打到北,以一人之力将大明这艘摇摇欲坠的破船重新包钢刷漆的戚大帅更是因此以其门下走狗自称,见之必跪。

这是何其可笑?

当然,造成这一切后果的于谦也没落得好下场。

由于其人太过迂腐天真,加之其本人出身于浙江钱塘,本为南地官员。

在其背叛以徐琛为首的南地文武官员,破坏了南地文武与也先的谋划后,他就成了南地文武百官心里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