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成也于谦,败也于谦(第3页)

可如果你对我各种反驳,事事不顺,那么你就是对我坏的坏人,必须杀之而后快。

这种简单的人生逻辑导致他们脑子里没有表里不一这个概念,在他们的认知中,这個世界上的对与错一目了然,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

所以,朱祁镇复位后处死了于谦、王直、金英等人,同时还给死在土木堡的王振立了碑。

后世也有人认为,如果朱瞻基死的不那么早,亦或者大明武官硬气点,直接以宦官不得干政为由宰了王振,也许大明就不会这样。

对此,后世五星评论家麦克阿瑟表示:即便朱瞻基真的延长了寿命,并顶住了朝堂压力废了孙氏与朱祁镇,改立朱祁钰或其他皇子。

亦或者土木堡之变前英国公张辅拼着自家全家老小不要杀了王振成全了朝廷这个大家,恐怕也只能救一时而救不了一世。

因为造成土木堡惨败的根源不在朱祁镇与王振身上,而在于洪武帝朱元璋,尤其是晚年的洪武帝朱元璋。

以当时大明朝堂内部君臣割裂程度来看,即便没了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在后世也会有其它帝王的火木堡之变、金木堡之变。

这场巨变迟早会来,躲不掉的。

因为纵观历史,君王也好,朝臣也罢,但凡是人,就逃脱不了人与生俱来的一个共性:

一个人在落魄时有多卑微,那么当他得势后就会有多霸道。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典型。

幼年时的朱元璋孤苦伶仃,恨急了欺压他的元朝狗官,所以在他得势后,这个被他一直刻意压制的恨意就在各种刺激下彻底爆发,尤其是在马皇后中年早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