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无人机(第2页)
“谈不上特别了解,只能说是略知一二吧。”陈夏谦虚地说。
他微笑着指了指图上的机翼位置:“这里应该有个过渡的边条翼。虽然美国人的设计有些粗糙,但却极大地提高了f-15的机动性。至少比米格25机翼上的翼刀要高明得多。”
“确实是这样。”白铁军点头道。
如果说陈夏一眼认出图上画的是f-15让白铁军感到惊讶的话,那么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就让他更加吃惊了。白铁军是学飞机结构的,他非常清楚各类战机的气动外形对战机机动性的影响。因此,当他完成f-15战机的绘制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图书馆里的f-15原图由于印刷原因太过模糊,仅凭几行简单的文字根本无法准确描绘出复杂的气动结构,他也只能作罢。
听了陈夏的解释,白铁军顿时恍然大悟。原来f-15之所以能在转弯半径上远超气动外形相似的米格25,关键在于那副边条翼的设计。
不过,
虽然f-15较为罕见,但也并非不可见。白铁军自己没见过清晰的图片,不代表别人也没见过。因此,她更惊讶于陈夏的广博见闻。
她放下手中的活,从小书桌上拿来纸笔,递给陈夏:“能帮我画个草图吗?我想看看边条翼的具体样子。”
陈夏接过纸笔,伏在桌上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对小巧而浑圆的边条翼结构,然后递给白铁军:“大概就是这样,再精细我也画不出来了,毕竟具体参数我也不清楚。”
“明白了,多谢!”白铁军看着纸上的草图,点了点头,简单道谢后便继续整理自己的东西。
陈夏见状只是微微一笑。他深知,仅凭这一点就想让白铁军心生敬佩是不可能的。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骄傲,所以他也不再多言,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
就在这时,白铁军突然问道:“你对国外航空业似乎很了解?”
“还算可以吧。”陈夏回答得颇为谨慎,因为他不清楚白铁军这么问的用意。
白铁军没再多说什么,而是从整理好的书籍中翻出一张素描递给陈夏:“你看看这个。”
陈夏接过素描,扫了两眼便回答道:“这是法国的幻影f-1,画得很不错。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它的设计理念怎么样?”这次白铁军不再矜持,直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陈夏没想到白铁军会问得如此深入,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他的犹豫让白铁军误以为他被问题难住了。
于是她笑了笑,补充道:“简单说说就行,主要是想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陈夏没想到白铁军竟然是个法国无人机的粉丝。要知道,在国内航空界,大家要么粉美国,要么粉中国,毕竟这两个国家是超级大国,学习他们的技术准没错。
而法国,虽然独具特色,但在整体实力上还是与两强有所差距。因此,陈夏对白铁军的独特品味感到有些惊讶。
“怎么说呢,”陈夏斟酌了一下言辞,“对于法国的幻影f-1,我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特立独行,生不逢时。”
“特立独行,生不逢时?”白铁军听到这个评价,眼睛先是一亮,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她在陈夏诧异的目光中,缓缓说道:“你的八字评价很到位。说它特立独行,是因为法国在战后歼击机的发展上走的是无尾三角翼的路子。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幻影3就是明证,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并不逊色于同时代的美、苏歼击机。然而,幻影f-1却放弃了这种布局,转而采用常规布局,这难道不是特立独行吗?”
陈夏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听白铁军继续说道:“当然,这种布局的选择也有其时代背景。当时,面对华夏的钢铁洪流和大纵深作战理论,西欧各国都感到压力山大。为了保护机场免受打击,并随时起飞作战飞机进行抵抗,英国研发了鹞式战机,而法国则研发了我们现在讨论的幻影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