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琐事绵绵(第2页)
当然,巴西人不是没想过发射一颗气象卫星来改善vls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问题是巴西本国没有这方面的研制能力。
而国外的同类卫星价格贵得离谱,让人望而却步。
就拿美国休斯公司的报价来说吧,一款500公斤的低配气象卫星光造价就达到3.5亿美元。
加上美国的发射成本、调试成本等,全算下来差不多要10亿美元以上。
所以巴西人不是不想要,而是被这个价格吓得不敢要。
就在他们因为昂贵的价格几乎死心的时候,陈夏突然拿出了雷电-120长航时无人机。阿德烈将军一看,眼前立刻一亮,差点儿捧着电视直接喊:“我要,我要,我要……”
因此,当阿德烈将军从顾问那里得到陈夏的回复后,二话不说,立刻收拾行装,坐上汽车奔向机场,买了张飞往星洲的航班,直奔而去。
结果他火急火燎地赶到星洲陈夏附属的厂子总部后才知道,陈夏还在西场卫星发射中心没回来。
这并不是说陈夏撂挑子不愿回来主持工作。一来庆功宴太多,把陈夏一天喝得晕头转向,根本就没法走;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夏彻底火了。
要知道那场别开生面的电视直播,面对的不仅仅是外籍高管和境外的航天专家、气象专家,而是广大普通民众。
更何况xxtv的影响力摆在那里,在境外不好说,但在国内绝对是权威中的权威。
由这样的媒体一手操办的直播,那传播面可想而知。于是陈夏这个形象不错、言语犀利且表现坚定的年轻高技术企业掌门人立刻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极为热烈的反响。
特别是陈夏狂怼英国天空卫视记者艾琳娜的那段话,以及随后表明“这里是陈夏的地盘”的强烈宣言,不但接地气,还非常解气。更关键的是陈夏可不是说说而已。
随后的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证明了陈夏在镜头前的话完全正确。
这样一来,陈夏狂放而不失严谨的接地气形象立刻收获了大批粉丝。
再加上雷电-120长航时无人机120小时的续航时间打破了国外先进气象卫星的所谓精准预报,更是让大半年前受到大事件影响的全国士气迅速恢复,进而使陈夏的人气攀升到了一个可怕的高度。
在这位航天界的资深大佬的引领下,许多五六十年代就投身工作的老学者、老专家们纷纷拿出自己大部分的收入。
“老大,你的影响力简直爆棚了!这几天研究成果频出,我们下面的人都对你佩服得不得了,太帅了!”安然满眼敬佩地说道。
“马屁精,哼。”屈菁菁调侃道。
“你怎么能否认老大这两天对下属的影响呢?反正我是更加服气了。”安然骄傲地回应。
“行了行了,你们别吵了。我们的计划马上就要实现了,等这几个项目搞完,我想是时候改变一下我们的现状了。”陈夏说道。
“难道老大你打算和华夏解除合作关系吗?”屈菁菁疑惑地问。
“不会,要翻脸也是先和西方国家翻脸,我还没那么傻。”陈夏回答。
这些钱,有的无偿捐给希望工程,有的资助大学的基础科研,还有的匿名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失学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
至于八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年轻一代,虽然没有老一辈人那么洒脱,但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从收入中挤出一部分来捐赠。
他们可能捐不了一栋教学楼,但捐些书籍、课桌椅还是没问题的;可能解决不了一个村子、一个镇子的孩子上学问题,但帮一两个孩子还是力所能及的;可能无法一下子帮助某大学基础科研设备更新换代,但凑点钱更换某个核心仪器还是能做到的。
总的来说,航天领域的这些人,就像当年投身两弹一星研制的前辈们一样,对个人的名利看得很淡,但却非常看重国家能否挺起胸膛站起来,是否还会受人欺负。
因此,他们可以在几十年前隐姓埋名,不求名利;也可以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散尽家财资助后辈,同样不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