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这叫烟花?九点睡觉睡不着

第428章 年会开始

 “样品状态怎么样?”陈夏看着大屏幕上的数据问。

 “一号样品循环后容量衰减了百分之十,现在实际电量百分之七十二。二号样品衰减了百分之十四,实际电量百分之六十八点八。三号样品……”

 “这么说,目前表现最好的是三号样品?”陈夏询问道。

 “没错,根据目前的测试数据,三号样品的循环后容量衰减最小,状态也最稳定。”回应道。

 “百分之七的衰减,换算下来就是……”

 “百分之五点六,陈队!”可可迅速插话。

 “可可!”陈夏看着屏幕上的可可,严肃地说,“别急着抢答。”

 可可微笑着点了点头,“好的,先生!”

 陈夏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笑道:“我跟一个程序较什么劲呢。”说着,他坐了下来,拿起标记为三号的样品。

 这是他正在测试的一款电池,本质上还是锂离子电池,但他对电池技术进行了优化,主要是对电池的结构和电解液的配方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储能密度。

 以两块同样重三十克的锂离子电池为例,市面上主流的电池能容纳一千毫安时的电量,而经过陈夏优化后的电池,同样重量下,电量能达到一千三百毫安时左右,储能密度提升了大约百分之三十。

 当然,这只是实验室的数据。

 陈夏只是运用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目前能获取的材料,才取得了这个比较理想的结果。具体的成果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验证,而且研发一款电池,不仅仅要看容量,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电池的安全性,电池爆炸的新闻屡见不鲜。在这个重视安全性能的社会,如果一款产品的安全性没有保障,那么它就失去了竞争力。就像某个手机品牌,因为一款手机一年内多次爆炸,导致该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品牌信任危机,最后不得不道歉并召回所有该型号的手机。

 另外,电池内部使用的材料是否安全可靠、是否有毒、会造成多大的污染,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款电池的制造成本。如果成本太高,那么它也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陈队刚给咱们项目组发了一份技术资料,绝密的,我的权限打不开。”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看起来二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对着远处一位穿着白大褂、短发微胖的年轻人喊道。

 “哦,我看看。”那位短发微胖的年轻人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到电脑前,打开了技术资料包,“锂离子电池优化技术!”

 “嗯?”正在看屏幕的两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们是公司硬件研究实验室电池研究项目组的成员。短发微胖的年轻人叫江莱,今年三十岁,是电科大材料科学专业的博士生,主攻电池材料学。他身边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叫方志远,是清大化学系电化学专业的博士生。

 江莱是陈夏特意从国内一家知名电池生产企业挖来的工程师,原本也是负责锂离子电池的研发项目。只不过在研发方向上与研究团队有很大分歧,而且工作风格随性,所以被边缘化了。后来是叶寸心通过关系挖进来的,陈夏与他长谈后,决定让他负责电池项目的研究工作,并给予了充分的权限。而方志远则是陈夏从清大“拐”来的博士后。

 除此之外,项目组还有七八个在新能源材料、材料科学、电化学、电子工程、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生,可以说是一个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项目组成立后,虽然公司和陈夏没有给他们具体的任务要求,但他们并没有松懈,而是一直在从事电池领域的相关研发工作。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所以相关的科研工作不用人催,他们自己就很自觉。

 不过,电池技术也可以说是材料和化学技术的结合体,而这两个领域的进展一直比较缓慢。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池技术却像一块难啃的骨头,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江莱他们也没指望在电池技术领域有什么重大突破,他们只是和全世界所有电池技术研究实验室一样,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地去提升电池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