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海岛夜谈6.0(第2页)

 赵惠宜为她鼓掌。 

 “就为了少一点疤痕?” 

 梁时雨点头。 

 是,但这不是全部。 

 “你知道开胸手术术后的康复有多难吗?要经历多长的康复期?要花多少钱保养身体?即使康复了,又会留下怎样的后遗症?对生活、劳动有多大的影响?” 

 作为光熙北京这个医疗组织的律师,赵惠宜自然是知道的。 

 开胸开腹开颅,手术做完了,命保住了,后面是漫长的恢复期,要接受留有后遗症的可能,与之相比,疤痕真的不算什么。 

 虽然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有没有可能不造成这样的局面? 

 “如果能够少一点,哪怕是一点点,这也是医学进步的体现。” 

 更何况,还有医生呢? 

 “你知道何一晓吗?” 

 赵惠宜立刻举手。 

 “我知道的,我见过的。当时我手上有点血迹,只是一点点,他看见了,非得要问出来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不回答,我看他俨然就要把我抓过去检查了。” 

 梁时雨嘻嘻笑起来,点点头。 

 “何一晓曾经有很严重的腰椎问题,他太高了,要弯着腰做手术,哪怕那时候他只是个实习生,两年下来,他也受不了。那时候他还年轻,可以当做不在意,但他的家人不能不重视,劝他改行。他综合考虑,放弃了三甲的机会,出国深造,最终去了澳洲,上午一台手术,下午一台手术,如果连着两天有手术,工会就要来问,是不是有强制劳动的情况。” 

 赵惠宜想象了一下,不由得摇头。 

 “这,咱们国内达不到啊。别说三甲,就是光熙也做不到。” 

 梁时雨沉默了一会儿。 

 那个给她和严庭月讲解手术机器人系统造价的老教授,在某次手术后晕倒在手术室里,没有能够抢救过来,就那么去了…… 

 “医生也可以不是耗材的。”梁时雨轻声说:“医生也是人啊……” 

 如果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更多的手术辅助设备能够广泛地投入应用,医生也可以没那么累,手术精度也会大大提高,这对于医生对于病患都是好事。 

 “明明有好的设备,有先进的技术,但为什么就是没能推广呢?” 

 赵惠宜抓起一只蟹钳,举在空中。 

 两个人凑在一起,都去看。 

 一套设备几千万美元,还不算后续维护费用。 

 因为钱呗。 

 螃蟹龙虾大鲍鱼,俩人没吃多少,反倒是喝酒喝了个高。梁时雨平常不喝酒的人,本身有没有酒量,两口就晕了。赵惠宜心里有事,酒入愁肠人更上头。 

 喝多了的结果是,她两个追着新月喂螃蟹。 

 新月是一条狗,本来就不爱吃这些,一追就跑,不追又回来,指望能吃到点别的,最后挑挑拣拣,勉强吃了几只虾。 

 赵惠宜搂着新月亲亲脑门,从嘴边揪出两根狗毛。 

 “真是什么人养什么狗,矫情。” 

 “矫情个鬼啊?” 

 梁时雨不爱听人家说自己家孩子,搂过来新月,揉搓两只耳朵。 

 “我在青山疗养院的时候,他去找我,让人逮住了一顿好打,丢进垃圾堆里,一把火点了。后来下起了雨,他缓过劲儿来,晃晃悠悠站起来,钻过栅栏,跑了。” 

 赵惠宜站起来,椅子翻倒在身后! 

 梁时雨吓了一跳,新月也吓了一跳,挣脱了,转头就跑,跑去沙子堆里打滚。 

 “你、你咋了?一惊一乍的?”梁时雨扯扯赵惠宜的披肩:“我没惹着你啊。” 

 “不是你惹我。”赵惠宜按了按额角,反手抓住梁时雨的手,摸到手心热乎乎的温度才稍微安定了些。 

 她从不知道梁时雨失踪的一年都经历了什么,但很隐晦地听杨舟提起过,似乎过得很艰难。 

 作为一个卧底,成功归来,必然载誉满身,但如果过得很艰难,可能的理由,也许是一段不应该的爱恋。 

 她缓缓坐下,拉扯着梁时雨的手没松开,越握越紧。 

 “疼啊姐。” 

 梁时雨有点好笑。 

 “那都过去的事儿了,我都当玩笑说,你怎么听一点就受不了了呢?” 

 赵惠宜稳住心神,瞪她一眼。 

 “谁知道你是不是故意的,博我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