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目1.0
梁时雨拥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郑蓝。
这个新名字配套有完整的身份信息,是覃教授的远房亲戚。
也就是说,从她被称呼为“郑蓝”的那一刻起,她和白云天边的甘孜牧场就再无关联了。而梁时雨只是曾经短暂来人间走一遭的乡间小孩子,偶然被人发现有天才的头脑,但可惜命运不好,赴北京深造出了意外。
前几天梁时雨和赵惠宜聊天,从她口中听到了火箭班的另一个侧面,是自己离开后,杨舟等同学其后的遭遇。
据这个说法,那火箭班是非常恶劣的,相当于疯狂实验室一般的存在。
作为实物证据,那张他们入学的时候拍摄的照片,背后许多人的名字被圈上黑框,似乎能够证实世界角落未知的苦难。
然而真相真的是如此吗?
顾璇也是头一次听到另外的说法,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杨舟的脾气秉性随着年龄增加而越来越古怪,他不像其他名门公子一般骄傲不可一世,但也并不谦和温顺,反而对这个世界怀着深深的疏离和失望。
但事实,不是这样吗?
“你叫郑蓝,你有配套的博士论文,有许许多多的病人,也有医疗援助的切实例子。但你叫梁时雨,你也同样有可以考证的学历、过往经历。即使去人民医院打听,也是有梁时雨这号人的,只是不像郑蓝那么出名。”
其实,是这样的。
在许多年前,人们到处发掘天才,集中起来特殊培养,其后按每个人的能力定向输入到一些保密单位,做一些高精尖的科研项目。
既然涉及到保密,为了保护他们,就必须编造另外的一套甚至多套身份信息,与原生家庭隔离。
这也就是为什么梁时雨也可以是郑蓝。
但为什么梁时雨最终仍然以寻常人的姿态读书工作,行走在人世间呢?
主要就是由于当年的出逃。
她那时候才八岁,就能够独立策划逃跑行动,并且真的成功了,领导的评价不一。有人乐观地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天才,敢想敢干,值得大力培养。但更多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她配合度差、集体认同程度低,一旦被委以重任,有被敌对势力策反的可能。
综合考虑,人们将她放到另外的环境里,再继续观察。
后来,梁时雨决定了她的毕生志向为临床医学,那么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外科手术医生,在人民医院这个平台就已经足够让她发挥了,确实不必搞得太神秘。
而杨舟从始至终没有被更改过身份,甚至可以确定,他压根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存在。
那么在他的记忆之中,就必须有意外死亡,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让他的同学退场。
“我对自己还是有清晰认知的,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只是有几分小聪明而已,人们观察了我那么多年,最终还是发现这姑娘也就一般般,做个医生也就罢了,搞别的实在是不行,也就放弃。而杨舟他是杨家的公子哥,从小娇生惯养,对于恶劣对待的忍耐力低,他是一定会把他的遭遇告知家人,甚至是传播出去的。”
顾璇偏了偏头,看着梁时雨的眼睛。
“那意思也就是说,杨舟去火箭班,实际上就是个目击证人?是为了证明那些人确实死亡了?”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确告知当年的那场羞辱性的试验到底是谁的主张?因试验过程中感染病症而死去的那些同学,究竟是真的死亡还是假死脱身。
但梁时雨倾向于她的猜测,她认为这些同学之中的大部分应该还活着,在某些领域已经是登峰造极的人物,为更高、更大的目标在不断地奋斗着。证据就是她的另外一重身份。如此设置一定是有目的的,否则没有必要多费手脚。
真正的天才是不会被大众看见的,而真正具有引领性、爆炸性的研究发现也并不会大范围公开。那些同学很有可能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再次遇见,甚至有可能,大家都垂垂老矣的时候,偶然擦肩而过。
“所以,你和我想得一样,杨舟很有可能就是去见证苦难的。”
那么一切也就能够说得通了。
顾璇心里很不舒服,虽然他明面上从来不说,但杨舟实际上是他的好朋友之一。好哥们、好兄弟平白无故受了那么多年委屈,谁能心里好受?
现在回想起来,杨舟年少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造访自己的小院落,是不是心里太郁闷、太孤独了,想找个小伙伴玩一会儿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