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造车风花雪岳

第71章 颈缩问题

 2001年的时候,市面上还很少有冲压模具这一方面的工具书籍。

 那会儿,国内的厂家为了保证能够顺利生产,都是要邀请国外的技术专家,来国内做现场指导。

 这些所谓的技术专家,在他们国内只是一个普通的车间工人。但是到了国内,却是受到了比专家教授还要高级的待遇。

 住着套房,吃着美食,上下班也都有专车接送。

 上午和下午还必须有喝咖啡的时间,准点准时下班,就是多一分钟也不行。

 而且在现场指导的时候,对国内的工程师也是严防死守,生怕国内工程师把技术学了过去。

 搞笑的是,这些所谓的技术,其实只是需要时间一点点积累而已,真的需要花大力气去攻克的不多。

 云天泽记得前世的时候,冲压件这些机械件,在2010年左右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动不动成本计算里就得有个设计费用。

 但是到了2020年左右,随着国内供应商技术经验都积累起来,这些机械件都是按斤称的,属于是有手就能做的技术了。

 不过,当前国内汽车工业方兴未艾,一切还被国外卡着脖子。

 自己既然重生回来了,自然就是要让国人少走些路。

 省下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黄海多下点饺子不香嘛。

 因而,云天泽看到钱颖的那份事无巨细的操作指导书时,还是感到一阵由衷的佩服。

 他不仅把冲压模具的每一个设计步骤详细的写了出来,而且还都表明了都需要哪些参数,这些参数都有什么影响。

 当然,因为都是自己摸索的原因。

 很多步骤还只是停留在理论计算的阶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需要经验的地方,她也是没有能够写出来。

 有些关键的参数的计算方法也是没有,只能依靠穷举的方法。

 冲压模具的尺寸又是极其难以控制。

 比如一些沟槽的宽度,凸面的高度,冲压的顺序等等,这些参数对冲压模具的影响,她并没有给出一个很好计算方法。

 尽管如此,云天泽在学习的时候,还是对她的这份资料感到十分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