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听过浮桥码头么?

 “我给的太少了?”寸云生看着威廉,一脸的冷笑。 

 嫌弃自己给的筹码太少了? 

 少么? 

 看起来很少,但实际上很多了。 

 尤其是钨矿的具体位置,有了源源不断的钨矿,德军面对苏军的钢铁洪流,也就不用担心穿甲弹不足的问题。 

 “一个年采矿石不低于40万吨,年产金属钨1800吨的钨矿,想必应该能够解决你们所有的麻烦。” 

 “这样的条件,难道你们还不满足?”寸云生看着威廉,语气有些不善的说道。 

 “真的?”这下子轮到威廉震惊了,他确实没想到,钨矿的含量这么高? 

 如果是真的话,那意味着德军确实不用再为钨矿发愁。 

 到时候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穿甲弹。 

 不仅如此,钨矿还可以制造优质钢。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寸云生语气平淡的说道。 

 闻言,威廉深深的看着寸云生,良久叹了一口气。 

 “你的条件,我们都答应,请立刻告诉我们钨矿的位置。” 

 听到这话,寸云生明显一愣,这么着急? 

 难道是东线出现问题了? 

 想到这,寸云生倒是不着急,而是慢悠悠的问道。 

 “东线出问题了?” 

 威廉的表情明显不怎么好看,他没想到对方的消息竟然这么灵通? 

 “嗯。”威廉只能点点头。 

 “跟你提供的情报一样,苏军趁着冬季发起了反击,数千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让前线的部队损失惨重,已经丢失许多防线。” 

 对此,寸云生倒是并不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了,这个冬季苏军必然会进行反击。 

 而且目前盟军各个战场都在受挫,苏军的反击对于整个盟军阵营来说,会极大的提升士气。 

 “如果没记错的话,几个月前,我就告诉你们了,苏军会在这个冬季进行反击,难道你们没有准备?”寸云生开口反问道。 

 “这还是准备了,没有准备的话,恐怕会败的更惨,东线各个部队缺员实在是太严重了,后勤补给这一块,由于道路不畅,所以运送到前线的物资很少。”威廉叹了一口气。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寸云生的时候,自己是一脸的傲慢。 

 后来慢慢就多了一丝愁容。 

 现在更是唉声叹气。 

 明显,德军在东线的局势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好。 

 随着苏军的实力不断提升,悲观情绪不断地上升。 

 闻言,寸云生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苏军的铁路专门使用窄轨,不就是防着这一点? 

 事实证明,他们的考虑还是有道理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将目标更换一下呢?”忽然,寸云生提了一句。 

 “什么意思?”威廉愣了一下,一脸不解的看着对方。 

 听到这话,寸云生挠了挠头,随后开始组织语言。 

 实际上在很多人眼里,二战的转折点有好几处,偷袭珍珠港,兵败斯大林格勒,又或者是平安县城战役。 

 只不过在寸云生的眼里,却不是这么认为,真正决定德国的命运,向来都是没有进行到底的英德之战。 

 如果能占领英伦三岛,那么西线将彻底毫无后顾之忧,甚至还能抽调西线更多的兵力,与苏军对决。 

 毕竟西线还有上百万的德军,而且还都是精锐。 

 如果将这些生力军调到东线,那么苏军的反攻,不过是一个笑话。 

 至于西线是否真的很重要,那是自然。 

 因为寸云生曾在《钢铁雄心4》上证实过,不登陆英伦三岛,那么盟军的部队就会源源不断的进行骚扰。 

 不仅如此,还需要抽调大量的兵力布防漫长的海岸线。 

 从法国北部到德国北部,这一带漫长的海岸线,都需要士兵布防。 

 如果不布防的话,那么说不定盟军就会从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登陆。 

 就像诺曼底一样,如果不是盟军发起登陆战,谁知道这个地方呢? 

 而盟军选择登陆的地方很多,之所以这里出名,就是因为登陆成功了。 

 正是因为要防守漫长的海岸线,所以德军无法集中更多的兵力去东线作战。 

 只要占领了英伦三岛,未来盟军想要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将极其困难,因为大西洋上再也没有合适的岛屿能够作为大规模部队的集结点,以及物资的补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