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意军准备跳反(第2页)

 一旦失去了充足的后勤补给,前线的士兵们将会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饿着肚子、缺少弹药,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苏军那如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般的强大攻势,他们又能依靠什么去抵挡? 

 难道真的要仅仅指望莫德尔元帅凭借着他那血肉之躯去硬抗吗? 

 虽说莫德尔元帅有着“防御大师”的崇高美誉,在军事防御领域有着非凡的造诣和才能,可他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上帝,面对后勤补给严重匮乏这样棘手且关键的难题,他也是有心无力,根本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 

 “司令官,如果没有后勤补给的话,恐怕我们的部下就要赤手空拳跟敌人战斗了。”一名少将满脸忧色,紧锁着眉头看向阿姆尼大

将,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与焦急,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深知后勤补给对于前线作战的重要性,那可是关乎着士兵们的生死存亡以及战斗胜负的关键所在,眼瞅着当下物资愈发紧张,他的心里怎能不着急。 

 听到这话,阿姆尼大将的眉头也不禁微微皱了起来,他心里又何尝不清楚没有后勤补给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沉默了片刻,像是在脑海中快速梳理着目前的状况,随后缓缓开口说道:“已经在路上了。”其实,他们现在虽说在石油资源这块儿还不至于太过匮乏,可粮食、弹药以及淡水这些对于维持士兵生存和保障作战顺利进行的关键物资,其消耗速度却是相当之快的,需求量极大。 

 要不是盟军对德军本土的工厂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致使生产环节遭到了严重破坏,情况也不至于变得如此糟糕。 

 原本,每个月德军本土都会按照既定计划,源源不断地往各个战场运送充足的物资,以此来满足前线的作战需求,让士兵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战斗。可如今倒好,由于工业生产力大幅下降,生产出来的有限物资只能优先供应到战况最为激烈、局势最为紧张的东线战场了,如此一来,其他各个战场所能分配到的物资自然而然就被大幅度地削减了。 

 好在阿姆尼大将接连发出了好几封言辞恳切、详细说明了前线艰难处境的电报,施佩尔在收到这些电报后,也表示正在积极筹措一批物资,并且已经规划好了运输路线,准备通过意大利转运过来。所以,阿姆尼大将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耐着性子等待了,满心期盼着那批物资能够尽快顺利地抵达,只要物资一到,他们便可以重新组织起力量,对敌军发起有力的反击了。 

 “回到你们的阵地去,守住它,绝对不能丢失。”阿姆尼大将目光坚毅且严肃地看着一众军官,语气凝重而不容置疑地提醒道。他心里很清楚,阵地就是他们的生命线,一旦阵地失守,那就意味着他们将失去立足之本,敌军就会趁虚而入,到时候整个战局将会变得更加被动,甚至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是。”一众军官听到命令后,立刻挺直了身子,齐声应道,随后便迅速转身,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朝着各自负责的阵地跑去,准备严阵以待,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坚守阵地,绝不让敌人轻易突破防线。 

 而在另一边,意大利这边正悄然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故,那就是准备“跳反”了。 

 没错,就是要改换阵营,投入到盟军的阵营之中。 

 不过,这倒也并非是意大利主动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而是盟军那边看准了时机,充分利用意大利过往的“历史表现”以及当下其所处的局势,开始向意大利抛出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优厚条件,许以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试图说服意大利加入盟军阵营。 

 之所以会这么做,那可是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的。 

 毕竟意大利在这方面可是有着“前科”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意大利就曾有过这样的举动。 

 当时,意大利突然改变阵营,从原本所归属的一方倒向了协约国一方,而正是这一关键的转变,使得协约国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后续的战争进程中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赢得了那场大战的胜利。所以,盟军这一回便打算效仿之前那次成功的经验,故技重施,再次对意大利展开策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