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修仙实录天涯未必远
第11章 五行灶补气丹(第2页)
“炼制丹药分水炼与火炼两法,水炼是将草药泡入水中煮沸,待水分完全蒸发,留下精华成丹。”
“火炼即将草药放入炼丹炉中,以猛火攻之,使其升华后凝固为丹。”
云天初学炼丹,决定从水炼开始,毕竟水炼更简单,就跟煮饭一样,只要掌握好火候,别把草药煮糊了就好。
而火炼可就复杂多了,由于各种灵草和辅料的熔点不同,需要掌控好火候,不断调整温度,让各种药物依次熔化升华,才能最终得到一颗合格的灵丹。
看完前言,云天将书翻到333页,找到了“补气丹”的炼制方法,还有相应的图解,非常详细。
“补气丹,由丹霞草、茯苓、玄参、当归、五味子、银花草、碧空草、酸枣仁、生地黄等炼制而成。”
“丹霞草为君药,茯苓、玄参、当归为臣药,碧空草为使药,其余为佐药。”
“君臣佐使”表明了每种药物在丹方中的地位。
“君药”便是处于“君主”地位的药,只能有一味,所谓天无二日。
“臣药”便是处于“臣属”地位的药。
“佐药”是处于“佐助”地位的药。
“使药”是处于“信使”地位的药。
病症种类繁多,恰如国家政务一般繁巨,君王面对不同政务要作适当的处理,君药面对各种病症也要起到不同的作用。
“君药”有时是御驾亲征最为对症的一位“强君”。
有时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一位“明君”。
有时是垂拱而治调和众臣的一位“平君”。
在补气丹中,丹霞草就是一味补气益神的“君药”。
“丹霞草”是三阶灵草,生长于山涧溪边向阳之地,吸取自然精元蕴藏于身,具有很强的补气功效。
白玉京的小河旁到处都是丹霞草,铺天盖地,长势极好,用来炼制补气丹效果一定非常棒。
茯苓、玄参、当归是三味“臣药”,都具有补气生精的作用,辅助丹霞草发挥功效。
碧空草是补气丹中的“使药”,它在腹中率先挥发,化作一股碧绿流云直达丹田,在脾胃和丹田间建立通路,引导其他药物缓缓进入。
其余几位都是“佐药”,对药性进行中和,避免过寒或过热以至于刺激肠胃。
君药、臣药、佐药、使药搭配在一起,就组成完整的药方,如同一个架构齐备的小朝廷。
云天又仔细看了补气丹的说明,除了丹霞草不可或缺,其他草药都有平替或下替。
他将整个丹方背诵下来,所有的注意事项都牢牢记住,马上就开始行动,去挖了几十株紫楹仙姝。
云天传送回去将紫楹仙姝卖掉,购置了垒砌五行灶和炼制丹药的各种器皿,选好灶址便开始热火朝天的工作起来。
虽然已步入修仙时代,有高阶的木屋术、砌墙术,但也不能逃脱仙道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用双手建屋耗费能量,用“砌墙术”“木屋术”同样耗费能量,而且要耗费更多的能量。
因为隔空取物存在能量衰减,并且随着距离拉远,衰减系数会指数级增加,所以极其不划算。
凡人们看到高阶修士似乎言出法随,以为嘴皮一动就能心想事成。
殊不知在念动法诀的同时,灵力也随之而出,是灵力发挥了作用,而不是单靠法诀。
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种法术,只需要念动法诀就能为所欲为,不消耗一丝能量,那“斗法大会”岂不成了“斗嘴大会”?
看谁的嘴皮子更会说,看谁背的“法诀”更多?
“仙宗至尊”岂不成了一位“相声大师”。
云天二话不说,拿起铲子开始挖泥,他在河边选定了一处土壤,土质紧密,明黄色中带着点点金丝,这是“黄胶泥”,用来建五行灶再合适不过。
五行灶,是仙宗炼丹制药的常用灶,选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垒砌而成,所用材料越好,炼制出的丹药便越纯。
云天将灶侄址选在了紧靠崖壁的地方,稍后可以依山建一座小亭,权做避雨之用。
他割来一捆细齿龙须草,打碎扔进黄胶泥中搅匀,这样可以增加粘性,脱下鞋赤脚踩进泥中左右踩踏,直至黄胶泥变得光滑细腻才停脚。
在离崖壁大约一丈的地方,云天用铁锹挖出一个方形坑,将黄胶泥混合着鹅卵石填入坑中,作为五行灶的地基。
河畔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方片石,质地坚硬非常结实,云天把它们收集到一起,用来垒砌灶墙。
诸事准备完毕,将水平仪架好,云天开始垒墙,他用泥抹铲起一滩黄胶泥,涂抹在地基上。
将一块方形黑曜石板平放在上面,用瓦刀敲实,如此铺了三块,第一层便铺满了。
三面墙皆如此铺好,唯有南面留了一个缺口,以便添柴之用。
第一层垒好后,云天又铺上一层黄胶泥,将缝隙填实塞满,然后放上方片形的赤色鸡血石,均匀铺开作为第二层。
第三层用橙色磨铁石。
第四层用黄色明砚石。
第五层用一块巨大的绿色碧水石,将整个灶台全部遮住,当做燃烧平台。
第六层用紫色水晶石,灶口逐渐收拢。
第七层用蓝色海波石。
第八层用青色天翠石。
第九层所用的,乃是乳白色的白玉石,从第六层至第九层,灶口渐渐收拢,形成一个半圆形穹顶,用以聚集“火灵”。
灶顶正中心是一个圆洞,用来放置灶具,最北边开了一个口子,云天将紫铜管装上做烟囱。
“火炼即将草药放入炼丹炉中,以猛火攻之,使其升华后凝固为丹。”
云天初学炼丹,决定从水炼开始,毕竟水炼更简单,就跟煮饭一样,只要掌握好火候,别把草药煮糊了就好。
而火炼可就复杂多了,由于各种灵草和辅料的熔点不同,需要掌控好火候,不断调整温度,让各种药物依次熔化升华,才能最终得到一颗合格的灵丹。
看完前言,云天将书翻到333页,找到了“补气丹”的炼制方法,还有相应的图解,非常详细。
“补气丹,由丹霞草、茯苓、玄参、当归、五味子、银花草、碧空草、酸枣仁、生地黄等炼制而成。”
“丹霞草为君药,茯苓、玄参、当归为臣药,碧空草为使药,其余为佐药。”
“君臣佐使”表明了每种药物在丹方中的地位。
“君药”便是处于“君主”地位的药,只能有一味,所谓天无二日。
“臣药”便是处于“臣属”地位的药。
“佐药”是处于“佐助”地位的药。
“使药”是处于“信使”地位的药。
病症种类繁多,恰如国家政务一般繁巨,君王面对不同政务要作适当的处理,君药面对各种病症也要起到不同的作用。
“君药”有时是御驾亲征最为对症的一位“强君”。
有时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一位“明君”。
有时是垂拱而治调和众臣的一位“平君”。
在补气丹中,丹霞草就是一味补气益神的“君药”。
“丹霞草”是三阶灵草,生长于山涧溪边向阳之地,吸取自然精元蕴藏于身,具有很强的补气功效。
白玉京的小河旁到处都是丹霞草,铺天盖地,长势极好,用来炼制补气丹效果一定非常棒。
茯苓、玄参、当归是三味“臣药”,都具有补气生精的作用,辅助丹霞草发挥功效。
碧空草是补气丹中的“使药”,它在腹中率先挥发,化作一股碧绿流云直达丹田,在脾胃和丹田间建立通路,引导其他药物缓缓进入。
其余几位都是“佐药”,对药性进行中和,避免过寒或过热以至于刺激肠胃。
君药、臣药、佐药、使药搭配在一起,就组成完整的药方,如同一个架构齐备的小朝廷。
云天又仔细看了补气丹的说明,除了丹霞草不可或缺,其他草药都有平替或下替。
他将整个丹方背诵下来,所有的注意事项都牢牢记住,马上就开始行动,去挖了几十株紫楹仙姝。
云天传送回去将紫楹仙姝卖掉,购置了垒砌五行灶和炼制丹药的各种器皿,选好灶址便开始热火朝天的工作起来。
虽然已步入修仙时代,有高阶的木屋术、砌墙术,但也不能逃脱仙道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用双手建屋耗费能量,用“砌墙术”“木屋术”同样耗费能量,而且要耗费更多的能量。
因为隔空取物存在能量衰减,并且随着距离拉远,衰减系数会指数级增加,所以极其不划算。
凡人们看到高阶修士似乎言出法随,以为嘴皮一动就能心想事成。
殊不知在念动法诀的同时,灵力也随之而出,是灵力发挥了作用,而不是单靠法诀。
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种法术,只需要念动法诀就能为所欲为,不消耗一丝能量,那“斗法大会”岂不成了“斗嘴大会”?
看谁的嘴皮子更会说,看谁背的“法诀”更多?
“仙宗至尊”岂不成了一位“相声大师”。
云天二话不说,拿起铲子开始挖泥,他在河边选定了一处土壤,土质紧密,明黄色中带着点点金丝,这是“黄胶泥”,用来建五行灶再合适不过。
五行灶,是仙宗炼丹制药的常用灶,选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垒砌而成,所用材料越好,炼制出的丹药便越纯。
云天将灶侄址选在了紧靠崖壁的地方,稍后可以依山建一座小亭,权做避雨之用。
他割来一捆细齿龙须草,打碎扔进黄胶泥中搅匀,这样可以增加粘性,脱下鞋赤脚踩进泥中左右踩踏,直至黄胶泥变得光滑细腻才停脚。
在离崖壁大约一丈的地方,云天用铁锹挖出一个方形坑,将黄胶泥混合着鹅卵石填入坑中,作为五行灶的地基。
河畔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方片石,质地坚硬非常结实,云天把它们收集到一起,用来垒砌灶墙。
诸事准备完毕,将水平仪架好,云天开始垒墙,他用泥抹铲起一滩黄胶泥,涂抹在地基上。
将一块方形黑曜石板平放在上面,用瓦刀敲实,如此铺了三块,第一层便铺满了。
三面墙皆如此铺好,唯有南面留了一个缺口,以便添柴之用。
第一层垒好后,云天又铺上一层黄胶泥,将缝隙填实塞满,然后放上方片形的赤色鸡血石,均匀铺开作为第二层。
第三层用橙色磨铁石。
第四层用黄色明砚石。
第五层用一块巨大的绿色碧水石,将整个灶台全部遮住,当做燃烧平台。
第六层用紫色水晶石,灶口逐渐收拢。
第七层用蓝色海波石。
第八层用青色天翠石。
第九层所用的,乃是乳白色的白玉石,从第六层至第九层,灶口渐渐收拢,形成一个半圆形穹顶,用以聚集“火灵”。
灶顶正中心是一个圆洞,用来放置灶具,最北边开了一个口子,云天将紫铜管装上做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