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朱允炆懵圈,皇爷爷竟然罚我抄皇明祖训


 “重文,前宋就是前车之鉴,重武,前唐亦有史书为证。” 

 “而我大明,对文臣武将不可有任何偏颇,文武权衡,注重才能,才能稳定江山,惠及百姓。” 

 “二哥身为大明的宗室子弟,竟然重文轻武,难道是要让我大明走前宋的衰败之路吗?” 

 “黄子澄,你身为东宫先生,不知其中厉害,为了一己私利,在学堂之上,大谈重文轻武之言,你可配为人臣,为人师?” 

 “你刚才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争夺小利,弃国家大义于不顾之人,是谁?” 

 朱允熥说的有理有据,咬字清晰,清楚的传进每个人的耳中。 

 朱允炆哪里见过,一向懦弱胆小的三弟,今日竟然这般霸气,早已被震的膛目结舌。 

 而黄子澄在朱允熥一声声中的黄子澄中,也被气的脸色涨红。 

 颤抖着手指向朱允熥。 

 “你,你放肆。” 

 “老夫要去面见皇上,即便被罢官,也要为老夫寻求一个公道。” 

 黄子澄说完,就要朝学堂门口冲去。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走进学堂。 

 “都住嘴。” 

 朱元璋脸色阴沉,身上的君王之气,压的众人忍不住低头。 

 朱标与朱棣跟在他身后,眼神冰冷的扫向学堂中的众人。 

 朱标的怒气不知是对谁而发。 

 朱棣眼中的杀意,却是明晃晃的朝着黄子澄而去。 

 此人不是好人。 

 黄子澄见到朱元璋几人,心中有几分诧异。 

 当即对朱元璋几人行礼,然后跪在地上道: 

 “皇上,太子,微臣刚刚遭允熥郡王这般诬蔑,授课一事,皇上和太子还是另选他人吧!” 

 朱允炆也反应了过来,跪地说道: 

 “皇爷爷,父亲,三弟虽在学堂上妄议国事,言语冒犯到了先生,但念在他还年幼,还请皇爷爷只是训诫一下三弟,希望他以后不要再这般狂妄了。” 

 朱元璋冷笑一声,让朱允炆和黄子澄吓了一跳,不敢再言语。 

 朱元璋连看都没看朱允炆二人,反而颇有兴趣的打量起了朱允熥。 

 他知道这个孙子,由于母妃早早离世,在东宫中长大,从小就胆小懦弱,十分低调。 

 今日却言辞犀利,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他的见识,更是不像一个自小在皇宫中长大的孩子。 

 朱元璋心中喜不自胜,不过面上却十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