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若咱在凤阳有几亩良田(第2页)

 朱允熥郑重其事地颔了颔首,“回皇爷爷,孙儿未有半句虚言。” 

 糟糕。 

 一旁的刘三吾心头猛地一紧,急忙回头,目光飞快地扫过身后几位朝廷重臣。 

 朱允熥没有停顿,继续言道:“我大明立国24载,百姓逐渐安宁,生活富足,粮仓渐满。” 

 “但这皆因我大明初立,万民久经前元压榨,又逢元末乱世,战事连绵,人口剧减。我朝推行鱼鳞图册,均田于民,这才使得人皆有田可耕。” 

 朱元璋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狠厉:“前元的滔天恶行,实在可恨。” 

 本在一旁静待朱允熥受责的朱允炆,心中几乎要呼喊出声。 

 怎会如此? 

 画风突变,皇爷爷竟与朱允熥这般默契十足。 

 而自始至终,朱允熥的目光未曾掠过朱允炆半分。 

 他依旧思路清晰,语速平缓地道:“尽管现在大明子民皆能耕作,但将来人口繁衍,若疆土不变,我朱家又凭什么养育亿万苍生呢?” 

 “眼下,南疆之外即有土地一年丰收三次,那里的人如同未开化的林间猴子,不知礼仪,懒惰成性,舍弃肥沃的土地,野外觅食。” 

 “我大明文教兴盛,兵马强壮,人口日益增长,怎能对这样宝贵土地视而不见?” 

 “应派遣皇族镇守宝地,大军平定顽固势力,让百姓前去耕种,让学府大儒教育边陲之民,传授中原礼仪之道。” 

 那广袤无垠的无人认领之地,你们不想要吗? 

 朱允熥话锋一转,巧妙地将儒家理念融入其中,透露出将儒家文化推广至边疆之外的想法。 

 他话语方落,背后的一众皇室亲王已然站出。 

 “父皇明鉴,儿臣斗胆请愿,愿领旨南下,亲率雄师,光复故疆,永固南陲。” 

 十三皇子朱桂跨步上前。 

 紧随其后的朱楧,朱权,朱植,朱栴这五位皇子并肩而出,躬身

行礼,拳心向前。 

 五位龙子齐声请命,愿赴南疆,誓守边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朱元璋亦难掩讶异之色。 

 南疆,蛇虫遍野,崇岭险绝,瘴气缭绕,自古便是罪臣流放之地,一般人若得岭南之封,无异于遭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