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就在教坊司不花钱,就不花一分钱(第2页)

 她的目光掠过众人,触及朱允熥与解缙时,脸庞微闪异彩,步伐加速,近至身前。 

 站立二人跟前,面对他们的疑惑目光, 

 香汗涔涔的秋香,轻轻提起裙摆,屈膝行礼:“小女子见过解翰林。” 

 解缙身为翰林学士,受人以职位相称,本是常态。 

 但他却因此稍显犹豫,目光困惑地望向满面汗珠的秋香。 

 朱允熥在一旁,眉梢微挑,似有所悟。 

 有戏。 

 未等朱允熥与解缙发问,秋香已抢先开口:“小女子常听人言,解翰林对待家嫂情深意重,日常更有闺房画眉之乐,实在令贱妾艳羡不已。” 

 四周的看客,原想着今日或能与这位教坊名伶搭上几句,此刻见她竟与翰林攀谈,心中不免怅然若失。 

 但他们不失风雅,纷纷挥手作别,各自寻找其他的姑娘去了。 

 解缙面上泛起一丝赧红,拱手谦辞:“姑娘过誉了,我何德何能,承蒙如此赞誉。” 

 秋香玉手轻掩樱桃小口,眼若新月,笑意盈盈,流转生辉。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轻轻掠过了朱允熥。 

 “敢问这位公子是……” 

 见秋香终于转移了话题,解缙心下一松,连忙接口道:“此乃……朱家三少。” 

 皇家血脉,在教坊司这风月场中,自是要秘而不宣。 

 尤其是在皇子未成年时,少些风花雪月的闲言碎语,方为上策。 

 秋香闻言,只觉解缙言语含糊,便将朱允熥误会为哪位高门显贵之后,或是勋臣世家的公子。 

 于是,她笑靥更甚,又是一礼深深:“小女子见过公子。” 

 秋香知道解缙大名,皆因其常与众友人相聚教坊,不同于那些沉溺温柔乡的俗客,他偏爱秦淮河畔的诗酒风流,更有神童之名,引得她格外关注。 

 如解缙这般的清雅翰林,如果能为她吟诗一首,必能使她的名声再上层楼。 

 名动一时后,自是希冀借此踏入豪门,成为那深闺中的明珠。 

 望着眼前的朱三公子,秋香眸光潋滟,满目柔情似要溢出。

 能被解翰林尊称为公子,其身份自是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