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文脉的延续(第3页)

 在他们背后,上百名国子监的学生中,有的平时就与章彬这四位君子交好,清楚今天将要发生的壮举。 

 而更多的人则是不明就里,纯粹是被同伴的热情带动,凑个热闹罢了。 

 或许正因为他们的青春年少,心中的热血未经世故的冷却。 

 在章彬那番激励人心、责任感满满的言辞鼓舞下,众人纷纷弯腰行礼,以儒家门生的姿态,遥向皇城深处致意。 

 “学生请求面见皇上。” 

 “请求面见皇上。” 

 “来人。把这些聚众滋事的全部拿下。” 

 陶庆的脸色冷得像极了寒冬的深渊,手往前一挥,一股肃杀之气顿时弥漫开来。 

 随着他的命令,那些负责隔离国子监学生和百姓的亲军羽林卫士兵们,立刻怒吼响应。 

 “出击。” 

 “哈。” 

 铁甲摩擦声此起彼伏,成千上万的柳叶刀同时出鞘,经过百炼的锋刃闪烁着寒星般的光芒,映照在监生们的脸上。 

 嚓。 

 嚓。 

 嚓。 

 几百名羽林卫战士,步伐一致,逼近被团团围住的国子监学生。 

 局势瞬息万变,羽林卫准备对这些学生动真格的了。 

 陶庆心中几乎乐开了花。 

 这是天大的立功机会。 

 至今他都无法理解,这群读了十几年圣贤书的监生,究竟是哪来的勇气,竟敢聚在一起,跑到皇城根下,大胆要求面见皇上。 

 这可是大明朝立国20年来,前所未有的特殊事件。 

 此刻,陶庆望着眼前的100多名国子监学生,就像在战场上看到敌首。 

 若不是这里是在应天府,大明帝国的心脏地带,若非他们还是大明学子,他定会毫不留情地下令,将这些企图颠覆国家的逆贼全部消灭。 

 这可是一场天大的功绩。 

 陶庆心头猛地涌上一股热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