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咱这辈子还能当一回医师呢


 朱元璋背着手,微弯着腰,仔细审视着太医院特设的大蒜素提炼区域。 

 端详了好一会儿,朱元璋伸手指向那明显经过太医院改进放大的蒸馏装置。 

 “允熥,用这个东西,就能从大蒜中提取出大蒜素来?” 

 朱允熥快步上前,回答道:“爷爷,只要把大蒜放入这个蒸馏罐中,就能提炼出大蒜素了。” 

 一旁,太医院院使应景辉静静地望着这对祖孙,眼神深邃。 

 他身为堂堂大明朝太医院的顶梁柱,他的话,皇上居然不屑一顾,非得让皇孙再来解释一次才行。 

 应景辉随即招呼道:“你们几个,赶紧演示一遍大蒜素的提取过程,好让皇上看个明白。” 

 一听自己也能亲眼见证这一幕,朱元璋连忙点头,满脸的赞同与期待。 

 没过多久,太医院里的一群年轻学徒,合力抬来了一大桶捣烂的大蒜,一股脑儿地倒进了蒸馏器中。 

 炉火一点,蒸馏即刻开始。 

 不久,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浓郁的蒜香。 

 朱元璋来回踱步,眼睛紧盯着这个奇特的装置。 

 此时,应景辉悄悄来到朱允熥身旁:“皇孙,这大蒜素到底什么时候能推广出去呢?” 

 朱允熥瞥见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凑近观察,嘴角浅笑,转向老院使道: 

 “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忧虑,我心里有数。确实,这是我先前考虑不周的地方。” 

 确实,商贾们怎会因一样东西利于苍生,就放弃赚取那如山的财富? 

 应景辉得知最早提出大蒜素的朱允熥,竟也反对立刻普及全国,脸上不禁露出焦急之色。 

 “那究竟要等到何时?还请殿下明示。” 

 朱允熥微笑安慰道:“应老别急,我最近也在思考,就算现在能制取出大蒜素,或者把这方法传到各地,但老百姓哪能家家户户都有这蒸馏设备呢?” 

 应景辉想着蒸馏器的制作成本,不由得颔首认同。 

 朱允熥接着说:“所以,只能在各州府集中生产,但像现在这样,既像油又像水的状态,长期保存起来很不方便,远不如一般药材易于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