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建立制药厂(第2页)

 此时此刻,朱允熥心中已有了个大胆的念头。 

 他想让这个厂名成为一个起点,流传后世。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建立药厂,提炼大蒜素,这是爷爷仁政的体现,让百姓受益,彰显大明皇室的恩泽。我觉得,不如将这药厂命名为……” 

 “圣天制药厂。” 

 “圣天制药厂?” 

 朱元璋皱起的眉头稍稍舒展开,眉梢轻轻颤动了两下。 

 他怎么也没料到,朱允熥会脱口而出这样一个简单,甚至有些通俗的制药厂名。 

 然而,为何这名字听来竟让他觉得格外合适? 

 “是的,爷爷,就是圣天制药厂。” 

 朱允熥坚定地颔了颔首,眼神闪烁着光芒。 

 建立圣天制药厂,便算是开了先河。 

 到时候,放眼应天城,何处不烙印着皇家圣天之名。 

 就算是成立个圣天陆军,似乎也并非天方夜谭…… 

 正沉浸在思考中,琢磨如何改良大蒜素生产工艺,以便推广至全国的太医院院使应景辉,听见皇孙提出制药厂的名字, 

 连忙躬身抱拳上前,脸上满是笑意:“皇上,皇孙提议的‘圣天制药厂’这个名字,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本就有所心动的朱元璋暂压下心中波澜,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斜睨了应景辉一眼。 

 “应院使此话怎讲?这名字有何妙处?” 

 应景辉不骄不躁地解释说:“大蒜素乃皇孙借大明列祖神灵庇佑所得,列祖之泽惠及后世。加之皇上英明仁政,让京都百姓沐浴皇恩,远离疾苦。” 

 “以圣天制药厂命名,能让百姓清晰感受到大明皇室的恩泽和仁政,彰显大明天子与宗室一心为民的情怀。” 

 “这个名字将与国运共存,传扬大明皇室的宽厚仁爱。” 

 朱元璋目光微沉,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听老院使说出这等动听之辞。 

 应景辉之后,四周的太医、学徒们纷纷摇动衣袖,拱手鞠躬,口中高呼:“大明皇室仁德,万民之福。” 

 耳畔赞誉如潮,朱元璋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背,沉浸在这份颂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