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方孝孺:皇太孙还是心系老师的


 方孝孺同样行礼回敬:“见过皇太孙。” 

 二人的身影几乎同时弯下,又同时挺直。 

 朱允熥脸庞漾起笑意,“今天先生怎么有空到东宫来?” 

 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感到有些羞赧。 

 自打方孝孺被他请入宫中,对方不仅为他在士人中树立了好名声,还帮他扭转了外界对其软弱内向的印象。 

 据说,为了西安门那档子事,方孝孺还在城里和不少文人争执了一番。 

 反观他自己,在重启的大本堂里,和那些皇叔们学习的日子不过寥寥数日,就被朝廷的事务缠身,再难抽身继续学业。 

 方孝孺语气中带着几分幽怨:“皇太孙您可是有好一段时间没去大本堂了。您未及冠,虽在圣贤经典、世事道理上有所进步,可学问嘛,总归是多学些好。” 

 朱允熥的脸色愈发尴尬。 

 他拱手解释道:“先生,近来朝廷事务纷乱,作为皇室一员,监国皇太孙,时间对我来说总是捉襟见肘。” 

 方孝孺微微颔首,“既然如此,那就让微臣检查一下您的学业进度,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吧。” 

 只是来查作业的吗? 

 朱允熥二话不说,当即应允。 

 后来,方孝孺提了几条问题,朱允熥应对自如,既有先贤们在学问上的独到见解,也融入了自己的深刻分析。 

 一番交流后,方孝孺脸上终于绽放出微笑。 

 “皇太孙日理万机,学业却也毫不松懈,见解依旧犀利,和往常一样令人欣慰。但若皇太孙得闲,还应多去大本堂静心研读,广纳群书。” 

 朱允炆恭敬地行礼:“学生铭记在心,先生的教诲不敢忘。” 

 他以为今天的学术交流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方孝孺脸上竟罕见地现出一抹迟疑。 

 朱允炆略感好奇:“先生还有何指教?” 

 方孝孺先是颔首,复又摇头,支支吾吾地说:“臣听说,今天朝上……众位大臣能在…邮票上留下丹青……” 

 嘿嘿嘿。 

 朱允炆差点笑出声。 

 原来,方孝孺也听说了殿内讨论的驿站改革及邮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