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你有你的江陵山,我有我的真武山(第3页)

 他要争当儒家的圣贤典范。 

 也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朱允熥望着激情满怀的解缙,淡淡一笑。 

 “陆九渊后,心学尽管屡遭理学排挤,可在五湖四海,仍有不少追随者。本宫不便公开站队,但缙绅兄只要亮出知行合一的大旗,自然能汇聚这些人心。你懂我的意思吧?” 

 说罢,朱允熥眼神深邃,凝视着解缙。 

 解缙会意,颔首回应。 

 身为大明皇太孙,面对儒家门派的纷争,最明智的选择便是置身事外。 

 因为,这是一场牵扯广泛的较量,比起浙江道税收改革那点银钱,这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刀光剑影,不容小觑。 

 解缙坚定地颔首:“臣知道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视象山先生为师,今天就写信邀请他们进京。” 

 朱允熥脑中闪过江陵山上那些老辣的角色,嘴角不禁上扬。 

 那些可是当今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也是理学的掌权者。 

 如今解缙欲请心学的老前辈进京,暗流涌动,应天府仿佛即将变成一场无形的比武场。 

 也许,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大战,即将在应天府拉开序幕。 

 在这背后,是朝廷今年的科举大典,是浙江道的税制革新,是即将普及全国的政令,还有皇族亲王们的京城之行。 

 一个宏大的舞台,已悄然搭建完毕。 

 只待各方选手登台,看谁能笑到最后。 

 念及此处,朱允熥淡淡道。 

 “真武山那儿是个宝地,门外便是玄武湖,一边依傍着国子监,另一边则是太平门。缙绅兄,等将来你邀请的心学大师们进京,真武山绝对是安置他们的绝佳之地。” 

 你有你的江陵山,我有我的真武山。 

 解缙心领神会,“届时,微臣可以借诸位老先生的名望,在真武山上开设心学讲座,吸引国子监的学生们前来聆听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