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不知道是怎么走下山的


 重考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雳,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田。 

 这份恩泽,远胜过任何牌坊荣誉,更贴近众人切身利益。 

 毕竟,真正痛失亲人的仅是赵家等少数几家,而他们的先辈并未埋骨江陵山。 

 太孙亲口承诺重开科举,这才是触及众人核心利益的关键。 

 一时间,无需任何人引领,江陵山上所有应试的举子,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 

 “学生拜谢太孙恩典,重启科举,广纳天下英才。” 

 “我等拜谢太孙洪恩。” 

 “太孙恩德,铭记于心。” 

 原本满腹牢骚的赵承基,满肚子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此情此景,面对太孙亲承重办科举的承诺,谁若胆敢出言反对,无疑将成为在场所有举子的公敌。 

 更将惹怒这些举人身后的家族势力。 

 赵家在江西是大家族。 

 可任凭赵家名声再响,也堵不住全天下读书人悠悠之口。 

 詹徽悄悄退到一旁,眼角余光扫过跪地的举子们,嘴角不经意间勾起一抹笑。 

 他今日可是办了件大事。 

 而朱允熥则是袍袖一挥,面色渐渐凝重。 

 “只要你们确有真才实学,朝廷从不吝惜给予你们功名。但本宫也明白,你们近期为心学所困,对知行合一之道颇有微词。” 

 正打算闭嘴当哑巴的赵承基,心里头又是一阵翻腾。 

 这本是他们想提,却又不敢提的。 

 如今,竟从太孙口中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 

 这感觉,让赵承基恨不得直接躲回祖坟边清静去。 

 在场的其他举子也是一片愕然。 

 谁也不清楚,太孙怎么突然旧事重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允熥沉声继续道:“你们之中,是否有人对此事心存不满,对朝廷不满,对我有所怨言?不必急于辩解,我并不介意这些。” 

 “但今日,我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事儿跟你们讲明白,也让你们清楚朝廷的真正想法。” 

 解缙一震,目光疑惑地越过人群望向朱允熥。 

 太孙总不至于把用心学取代理学的盘算全盘托出吧? 

 朱允熥望着眼前一脸困惑的书生们,接着道,“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难道不是都根植于孔圣人的儒家传统吗?在本宫看来,两者都是在同一条大道上行走,未曾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