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不服,那就辞官不做大明官了呗


 这帽子扣下来,谁敢接? 

 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行,今年殿试结束后,由朝廷颁旨通知所有考生吧。” 

 “臣等领命。” 

 詹徽一众人等纷纷起身,眼见朱元璋已迈步朝殿外行去。 

 临了,朱元璋补充道:“南征之事,你等与太孙商议一下,朝廷各部应以国事为重,军事行动不可延误。” 

 说罢,朱元璋便领着朱标离开。 

 朱允熥留在原地,朱元璋似乎又往大本堂走了。 

 武英殿内。 

 朱允熥与武将们双方眼神交汇,嘴角牵起一丝微笑,随即面容转为凝重。 

 “眼下我朝虽已将交趾纳入谈论范围,但军事征讨的每一步,都需精准无误。粮草兵马未启,朝廷就必须展现出定天下的决心,妥善安排南征的各项事宜。” 

 富贵不能淫,骄奢必败家。 

 如今朝廷公文中已直呼安南为交趾,朱允熥感到必须给众人提个醒,免得冲昏了头脑。 

 詹徽等大臣连忙俯身应道:“臣等明白,绝不敢有丝毫松懈。” 

 朱允熥颔首认可,示意群臣就座。 

 接着,他手指向那幅铺展广阔的明朝疆域图。 

 “大明疆域辽阔,然世界之大,远超列位想象。此次南征,或为大明开拓新域之始。望各位与交趾官员同舟共济,不负圣恩,亦为子孙后代树立楷模。” 

 这话震天撼地,透着征服四方的雄心壮志,听得常升他们热血上涌。 

 大明不断征伐,他们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战士嘛,就该战死沙场。 

 可詹徽他们却是忧心忡忡。 

 自古文官武将不对付。 

 要说哪朝哪代文武能真正一条心,恐怕也就唐朝初年,唐太宗坐镇的时候,有过那么一小段和谐时光。 

 那时候的大臣,朝堂战场皆能胜任,文武双全。 

 科举制度兴起后,世家大族衰落,文武界限分明,鸿沟难逾越。 

 北宋那会儿,连宰相府前头都流传起“将不如犬”的笑话。 

 现在大明朝还算太平,文武之间虽然也有点小摩擦,但毕竟开国才25年,外头仗还没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