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稳定交趾道,返回应天(第3页)

 朱允熥转头望向城外码头,眼神深邃。 

 一年光景,清化城码头仍在热火朝天地扩建。 

 每日,这里都是交趾道物资交流的繁忙中心,吞吐量巨大。 

 应天府勋贵在此置地,商人纷至沓来,粮食,香料,矿产等源源不断流入中原。 

 同时,中原商品也汇聚于此。 

 码头背后,是密集的仓库群。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朱允熥对石伟毅说着,语气平和有力。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年轻交趾道官员们。 

 石伟毅面色微变,这句话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殿下教诲,吾等铭记肺腑,在治理交趾之时,定不敢忘。” 

 石伟毅作为交趾道官员的代表,再次郑重承诺。 

 朱允熥点了点头,轻轻摆手示意。 

 此时,清化城码头传来悠长的号角声。 

 宣告皇太孙返京的船队已准备出发。 

 朱允熥挺直腰板,大步走过人群。 

 “离别总让人感伤,诸位请留步。待他日应天再聚,本宫定设宴洗尘,满斟美酒以谢诸位功劳。” 

 “恭送殿下。” 

 …… 

 一个多月后,金川门外的云平码头上。 

 九帆宝船悠然靠岸,跳板稳稳搭上码头,人群被疏散,禁卫军四处巡逻。 

 朱高炽双手插在宽大的袖子里,衣服显得有些空荡。 

 他瞄了一眼被禁军清得干干净净的码头,对着朱允熥低语。 

 “我们回京城的消息,早在松江府时就传回去了,猜猜今天会有谁来迎接呢?” 

 未待朱允熥回应,朱尚炳小声道:“大将军在南方,皇爷爷与大伯恐无法前来。宗人府与礼部或许会派人。” 

 稍作停顿,他又道:“大本堂应在上课,先生不会让他们出来。” 

 “朱尚炳,你又在议论我们?” 

 刚下宝船,便听码头上传来呼喊。 

 朱允熥目光一扫,竟然是那些留在应天的朱家堂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