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允熥大侄,让二叔回封地吧(第3页)

 朱樉立刻换上一副苦瓜脸,点头如捣蒜。 

 “可不是嘛。这2年你二叔我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吃过一顿舒心饭。” 

 朱允熥颔首表示同情:“二叔真是受苦了。” 

 “不苦不苦。为了咱大明,二叔苦2年,应当应分。” 

 朱樉连忙摆手摇头。 

 朱允熥目光深邃,长叹一声:“二叔的能耐,大家都看在眼里。大明现在如此繁荣,二叔的贡献谁也不能抹杀,浙江道税收翻倍,就是最硬的证据。” 

 朱樉老脸微红:“这都是为了咱大明呀。” 

 朱允熥却摆了摆手。 

 “那也付出,也是功绩,回京的路上,我就听说二叔去年一口气接了六道差事,办得稳当,成绩显著。” 

 这话朱允熥没夸大其词。 

 自打去年朱樉被钦点为督管六道田税改革的特使后,直接负责直隶,福江等六道的丁入田亩等事务,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要知道,这六道几乎涵盖了大明农田税收最关键的地方。 

 它们加在一起,占了大明七八成的税收。 

 短短一年时间,朱樉就把这六道的田地数目查了个底朝天。 

 自洪武元年始,26年间新开垦的田地均已记录在案。 

 连宫中发布的邸报中,朱允熥还发现其二叔暗中核查各地新增人口及隐匿户头,虽低调行事,但确实有所作为。 

 此举难免触动部分地方利益,引发不满。 

 去年全年,福建查抄496户,江河南441户……隶更甚,达1327户。 

 这些数字背后涉及十余万人的生计,轻则受罚,重则流放。 

 幸运的是,去年六地并未出现大乱。 

 毕竟有浙江道的成功案例在前,百姓生活逐渐改善。 

 六道民众清楚地认识到,朝廷这次真正为他们着想。 

 没有了煽动民众对抗朝廷的借口,那些占据大片土地、掌握大量资源的家族,在锦衣卫和皇家亲兵的压力下,只能屈服。 

 因此,朝廷的政治风向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