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朱元璋:真有这么神奇的作物,去看看(第2页)

 这个能震撼整个大明的“20石”,在奉天殿内久久回响。 

 朱元璋也不禁眉梢微颤,紧握朱标的手腕:“20石。” 

 朱标点了点头,“爹你没听错,詹尚书确实说的是20石。” 

 朱标眉心微微一皱,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清晰感受到朱元璋手臂的那一阵颤抖。 

 这是自打下应天,登基称帝以来,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应。 

 哪怕是在处置李善长等开国元勋,乃至母后,雄英相继离世之时,都不曾这样过。 

 这可是超越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啊。 

 朱标与朱元璋眼神交汇,无需多言。 

 “即刻前往上林苑监。” 

 朱元璋沉声下令。 

 上林苑监。 

 前湖与柳怀湖之间的红薯田中,只见一个个撅起的屁股,在笔直的田埂间缓缓挪动。 

 一排排叶子被按压在田埂上,周围形成小坑,稀释的农家肥浸润着土壤。 

 只需一夜,这些眼下还显得软弱无力的红薯藤蔓,就会生机勃发,生根发芽,根系深深扎进土中,枝叶不断蔓延,最终覆盖整个田埂。 

 单凭一桶的红薯藤,自然无法布满整片田地。 

 当木桶被掀开时,朱允熥从土里挖出了五颗红薯,它们并非直接发芽生成藤蔓的原种。 

 而是藤蔓生长后,根部新结出的果实。 

 这也意味着这五颗红薯已经成熟,能食用了。 

 不过,这让朱允熥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些红薯藤能否真的再次发芽。 

 万一不行的话…… 

 他可能还得麻烦即将返回西班牙的秦寿,带着大明朝的宝船,寻找那个发现红薯的海岛。 

 朱元璋领着一大群官员,在上林苑监督官员的引领下,踏入红薯田时。 

 映入眼帘的是朱允熥正领着一群官员跟农民,在插植着红薯藤。 

 仅一眼,朱元璋便估摸出,已完成插植的地块大约有三分地大小。 

 “臣去唤太孙过来。” 

 解缙走上前,望着正埋头苦干的朱允熥等人,恭敬地禀报。 

 然而,朱元璋摆了摆手:“都别出声,咱得瞧瞧这小子干农活的本事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