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文臣武将全体赞成,怎么划分红薯种植


 再说了,在场的哪个官员家里在当地没点名望? 

 多少家庭都担着老家粮长的差事,为官府征收赋税。 

 不管有没有那些缺斤少两的猫腻。 

 单是握着粮长的职位,替朝廷收税,就等于握住了地方上的发言权。 

 詹徽接着问:“全国粮长那么多,怎能保证没有贪污之事发生?” 

 “本宫已经说了,会有都察院,户部,兵部来监督执行。税吏跟粮长每年轮换,不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待久,哪有机会生根。” 

 朱允熥微微一笑,语气淡定地说。 

 眼下用伤员做借口,对朱允熥来说只是个过渡策略。 

 用税吏粮长的职位作为南征有功将士的奖赏。 

 等到这制度在全国稳定推行后,就可以建立专业税吏队伍。 

 这样一来,既妥善安排了功臣,朝廷也顺理成章地切断了税吏粮长在地方扎根的可能。 

 正当大家还在围着朱允熥提出的那几个难题打转,琢磨着怎样算清得失时。 

 武将队列中,汤醴已率先出列。 

 “臣同意,交趾是新征疆域,当地人多势众,应当用中原百姓去充实那里,分化削弱土著势力,稳固大明新领土。” 

 “南征战士都是有功之臣,朝廷不能亏待。” 

 “受伤兵士虽不能再上战场,但他们经验丰富,完全可以担任地方粮官,继续为大明出力。” 

 “红薯对大明大有好处,要赶紧普及,让大明百姓都能吃饱肚子。” 

 汤醴作为信国公一脉的领头羊,特别是经历过浙江道的历练后,在五军都督府中已然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话,既反映了一部分五军都督府的看法,也体现了部分勋贵和军方立场。 

 随着汤醴的发言,文官队伍中不少人的目光纷纷投来。 

 眼下大家都知道,皇太孙即将在今年与信国公府和西平侯府的千金结亲。 

 汤醴既是开国元勋之后,将来也是外戚一员。 

 这关系网可复杂得很。 

 然而,等汤醴讲完。 

 一向在朝堂上沉默寡言的魏国公徐辉祖竟悠悠然站起身,踱步到汤醴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