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老朱、朱标、六部主官集体迎皇太孙


 朱元璋撇了撇嘴:“行了行了,你先去把老二那小子给咱从太庙拎回来。” 

 朱标满脸堆笑:“好好好。” 

 …… 

 就在这时。 

 整个东城区的朝廷各部官署,响起了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有人忙着换袍子,有人穿靴。 

 大伙儿都急匆匆往正阳门赶。 

 皇太孙今天从太平府返京,传奏章各部司衙门,说是有件千古未有的宝贝,今天要从太平府的太平矿运到正阳门,公之于众,以彰显大明的国威。 

 千古未有的东西啊。 

 谁能这么大口气? 

 说到底,千古这称号,到现在也只有始皇帝敢说是千古一帝! 

 詹徽本在衙门里乘凉,一听皇太孙的消息,茶杯一抖摔了,脚上的靴子都穿反了。 

 紧赶慢赶,总算是和其他五部的官员汇合了。 

 “谁知道皇太孙在太平矿上做了什么。” 

 汇合之后,詹徽立刻摆出一副作为吏部尚书的威严架势。 

 通政司的官员上前,躬身禀报:“回詹尚书,自从太孙去了太平府,那边就没再传来消息。上一次的消息,还是太平矿请求工部增派人手。” 

 詹徽哼了哼,轻轻一挥手,那通政司的官员便退到了后边。 

 任亨泰近日烦恼不已,因扩增科举名额的计划遭泄露,他遭受士林领袖们的轮番指责,险被指为破坏儒家根基的罪人。 

 他心想:“初衷本是让更多人才得以晋升,何以成为罪过?” 

 见詹徽对今天的事感到意外,任亨泰眼神一转。 

 “或许真如太孙所说,是史无前例的东西……詹尚书还是到了正阳门,亲眼见到再说吧。” 

 这家伙今天显得特别热情啊。 

 詹徽侧目瞥了任亨泰一眼,淡淡说道:“吏部跟都察院打算联合发个通知,不让朝廷官员讨论会试的事。” 

 任亨泰即刻转头,定睛瞅了詹徽一会儿。 

 接着,他默默拱手致意。 

 官员和乡绅本就是一脉相承的。 

 限制了官员谈论,等同于堵住了乡绅的嘴,那些读书人哪家没有乡绅背景,哪家子弟门生不在官场? 

 这一招,算是及时缓解了任亨泰眼前的棘手问题。